Line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不動產說明書藏陷阱?新手必看:房仲不會告訴你的話術
日盈社宅

不動產說明書藏陷阱?新手必看:房仲不會告訴你的話術

2025/08/31 |  35 | 加入最愛

不動產說明書藏陷阱?新手必看:房仲不會告訴你的話術
對於首次購屋者來說,「不動產說明書」是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文件,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份號稱「房屋身份證」的文件,其實暗藏許多房仲業不能說的秘密。根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房仲必須提供這份文件,但實務上卻存在許多「合法但不合理」的話術陷阱,讓不少購屋新手吃盡苦頭。

 

話術一:環境資訊「選擇性記載」
不動產說明書雖要求記載周邊300公尺內的嫌惡設施,但許多房仲會採取「選擇性記載」策略。例如,只記載明顯的加油站或廟宇,卻忽略更影響生活品質的夜市、KTV或八大行業場所。更常見的是,對「規劃中」的嫌惡設施(如即將興建的變電所)隻字不提,等交屋後才發現為時已晚。
破解:親自走訪社區至少三次(平日、假日、夜晚),並向里長辦公室查詢附近是否有任何規劃中的建設。同時使用手機APP測量實際距離,因為說明書上的「300公尺」可能是直線距離,而非實際行走距離。

 

話術二:屋況瑕疵「模糊化表述」
說明書中關於屋況的記載往往使用模糊用語,例如「曾有漏水情況但已修復」卻不說明修復方式和時間;或記載「非凶宅」但卻未提及是否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這些模糊空間讓賣方可以規避法律責任,卻讓買方承受潛在風險。
破解:要求賣方提供具體的修繕證明文件。同時可向轄區派出所申請「非自然死亡紀錄查詢」,雖然警方可能拒絕提供,但這個動作能測試房仲和賣方的誠信度。

 

話術三:產權資訊「技術性隱藏」
雖然說明書會記載抵押權設定,但不會透露賣方的負債情況和急售原因。許多購屋者直到簽約後才發現,賣方有大量債務且設定多筆抵押,可能影響交屋順暢度。更甚者,有些預售屋合約隱藏「不利於買方」的條款,如交屋期限展延或貸款不足時的解約條件。
破解:除了不動產說明書,還應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第二類謄本」,詳細了解所有權變更歷史和抵押設定情況。同時要求房仲提供賣方的「售屋動機說明」,雖然這沒有強制力,但能幫助判斷交易風險。

 

進階檢查:三大隱藏地雷
1. 土地使用分區但書:說明書可能記載「住宅區」,但卻未告知附近有工業區或特定用途區劃,影響未來居住品質和房價。
2. 共同壁與違建問題:許多說明書輕描淡寫記載「有增建」,但未說明是否為違建及被舉報風險。
3. 管理費與修繕基金:預售屋說明書經常低估未來管理費,交屋後才發現費用暴增。

 

阿明建議:
購屋時除了不動產說明書,還應該要求房仲提供「瑕疵擔保切結書」,並將所有口頭承諾寫入契約附件。記得在簽約前使用「審閱期」權益,至少帶回家仔細閱讀72小時。若發現說明書內容與事實不符,立即向各地地政局檢舉,最高可罰房仲業者30萬元罰鍰。

最後提醒,不動產說明書是「最低標準」而非「完整保障」,聰明的購屋者會自己做好功課,而不是完全依賴房仲提供的資訊。記住:買房是人生最大筆的交易之一,多一分謹慎,少十分後悔!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