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苗大矽谷卡關九個月未開會 地方首長齊轟中央「打假球」恐錯失產業黃金期
桃竹苗大矽谷卡關九個月未開會 地方首長齊轟中央「打假球」恐錯失產業黃金期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原是總統賴清德的重要政見,寄望以北台灣半導體與科技能量打造台版「矽谷走廊」,推動新世代科技聚落。然而,計畫宣布已九個月,國發會成立的中央與地方溝通平台卻至今未召開一次實體會議,引發地方首長群起不滿,痛批中央「進度龜速」、「空有口號」,憂心再拖下去,恐錯失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
桃園市長張善政直言,國發會要求各縣市自行與部會溝通,形同「放生地方」。他語氣激動地說:「若這不是打假球,就是行政院忙著奇怪的事,把真正該做的擱一旁!」張善政強調,企業正面臨國際貿易局勢不穩、供應鏈重組的壓力,政府此刻若不推進區域整合、加速行政程序,將讓地方與企業都陷入觀望。
對此,國發會昨回應指出,大矽谷推動方案已核定,並已建立區域治理協調機制,目前正針對地方提出的輕軌路網及用水設施等議題持續協調,強調「實體會議只是運作的一部分」。然而,這番回應並未讓地方滿意。
新竹縣長楊文科與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雙雙示警,若中央只談「類科學園區」或鼓勵廠商赴海外設廠,等同掏空本地科技根基。楊文科憂心指出:「台積電與其上下游供應鏈若外移,未來十到二十年,台灣產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邱臣遠也補充,產線可外移,人才卻無法短期培養,若不以桃竹竹苗為核心整合資源,長期恐削弱台灣競爭力。
苗栗縣長鍾東錦則更直白指出,「大矽谷卡關對地方太不公平」,他呼籲中央儘速正視桃竹竹苗產業需求,包括土地釋出、設廠用地與基礎建設配置,不能再讓地方空等。
這場地方與中央的「矽谷攻防戰」,折射出台灣在全球產業鏈重組浪潮下的焦慮。賣厝阿明觀點認為,若中央真想讓大矽谷成為驅動台灣下一階段經濟奇蹟的引擎,應從「協調」走向「行動」,建立明確的進度表與執行機制。否則,這場號稱要串聯半導體黃金走廊的藍圖,恐怕最終只會成為另一張被塵封的政策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