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房車三殺!關稅衝擊台灣稅收 上半年三大市場稅收慘跌20%
股房車三殺!關稅衝擊台灣稅收 上半年三大市場稅收慘跌20%
美國對等關稅的陰影正全面籠罩台灣市場!財政部10日公布最新稅收統計,6月總稅收僅4,083億元,較去年同期慘跌50%,近乎腰斬。更驚人的是,上半年證交稅、房市三稅(土增稅、契稅、房地合一稅)及車輛類貨物稅全數「打八折」,年減幅均逼近20%,顯示股、房、車三大市場在關稅不確定性下同步急凍。這場由國際貿易戰引發的稅收海嘯,不僅讓全年超徵夢碎,更可能創下五年來首度稅收減徵的窘境。
這份稅收報告,會發現三大市場的衰退各有故事
股市方面,6月證交稅225億元雖較5月略回升,但年減18.2%,上半年累計更衰退19.3%。財政部坦言,即便6月成交量已回穩至去年第四季水準,但相較去年同期的狂熱行情,投資人明顯縮手,反映關稅戰對資本市場的寒蟬效應。
房市同樣深陷觀望泥沼。土增稅與契稅連續四個月雙位數衰退,6月分別年減18.5%與9.1%;房地合一稅更暴跌35.3%,顯示短期投資客幾乎絕跡。專家指出,央行信用管制與房貸緊縮已重擊買氣,加上關稅戰推升建材成本,建商與購屋者同步縮手,讓房市交易量能潰散。
車市則是關稅衝擊的最前線。6月小客車關稅暴減30%,上半年車輛貨物稅更衰退19.8%,主因消費者預期進口車關稅可能調降而延後購車。這種「等降價」心態,讓車商庫存壓力飆升,連帶壓縮相關稅收。
6月稅收腰斬藏有「政策性遞延」因素
政府為緩解關稅衝擊,允許所得稅延後1個月繳納,致使綜所稅與營所稅這2大主力稅目未能如期入帳。財政部預期,隨7月所得稅款進帳,稅收缺口可部分回補,但全年預算達成率僅37.5%的慘況,已注定難以複製往年超徵榮景。
這份稅收警訊,實質反映台灣經濟對國際貿易的脆弱依存
當美國關稅戰火延燒,台灣從股市、房市到車市無一倖免。對政府而言,與其被動等待關稅塵埃落定,更需加速產業轉型與內需提振;對企業與投資人來說,在「關稅新常態」下,分散市場、強化風險管理將是生存關鍵。畢竟,當全球貿易規則正在重寫,能快速適應變局的玩家,才有機會在動盪中抓住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