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族福音!租金扣除額提高至18萬,報稅新制全面解析
租屋族福音!租金扣除額提高至18萬,報稅新制全面解析
房屋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度從12萬元大幅提高至18萬元,為租屋族帶來實質減稅福利。
租屋族注意!2025年報稅有重大變革。根據《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房屋租金支出正式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上限更從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這意味著租屋族現在可以同時使用標準扣除額和租金特別扣除額,享受到更實質的稅負減輕。
新制下,租屋族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即可申請:租屋供自住使用(非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納稅人與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在國內無自有房屋,且未適用排富條款。排富條款規定,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20%以上、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稅或基本所得額超過750萬元者,將無法享受此優惠。
值得關注的是,財政部考量實際需求,放寬了五種特殊情況可視為「無自有房屋」:
1. 房屋遭政府公告拆遷或為災後危樓
2. 房屋毀損過半且經主管機關認定需修復才能使用
3. 繼承共有房屋但持分非全部
4. 因就業、就學、就醫需異地租屋且名下僅有1屋
5. 與配偶分居並各自報稅,其配偶擁有的房屋
申報租金特別扣除額需準備三項文件:
租賃契約書、租金付款證明(如轉帳記錄、匯款證明或房東簽收收據),以及自住切結書或戶籍登記證明。
與過去最大不同的是,新制下即使不將戶籍遷至租屋處,也可透過簽署自住切結書來證明居住事實,大幅提升了申請便利性。
對於合租房屋的情況,只要每位租客都與房東簽訂獨立租約,明確約定各自負擔的租金金額,每位租客都可以就自己支付的租金部分申請扣除。此外,若領有政府租金補貼,實際申報的租金支出金額需先扣除補貼金額。例如全年租金18萬元,若領有2.4萬元補貼,則只能申報15.6萬元。
專家觀點:
這次租金扣除額的改革確實是租屋族的一大福音,但民眾在申請時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證明文件的準備至關重要,租賃契約最好經過公證或留有明確的租金支付記錄,避免使用現金支付而無法提供證明。其次,排富條款的門檻設定意味著這項政策主要幫助中低收入租屋族,高收入族群可能無法享受此優惠。建議納稅人在報税前先試算各種方案,選擇最有利的報稅方式。最重要的是,這項新制可能帶來租屋市場透明化的副作用。房東需要意識到,越來越多租客會選擇申報租金支出,與其禁止房客報稅,不如合法申報租賃收入,避免後續的稅務風險。
對於租屋族來說,現在正是與房東溝通的好時機,可以解釋新制帶來的好處,爭取房東的理解與配合。畢竟,健全的租屋市場需要房東與房客共同創造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