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房貸壓力引爆夫妻危機?共同貸款前必知的「責任分攤」攻略

房貸壓力引爆夫妻危機?共同貸款前必知的「責任分攤」攻略

2025/02/16 |  59 | 加入最愛

房貸壓力引爆夫妻危機?共同貸款前必知的「責任分攤」攻略

【M傳媒】「當初說好一起扛房貸,現在我失業了,你卻怪我拖累你?」

這句爭吵,道出許多夫妻在共同購屋後面臨的殘酷現實。房貸是家庭財務的地雷,若責任分攤失衡,可能讓婚姻與房子一起崩盤。【M傳媒】透過實際案例,解析共同貸款的風險與解方。

 

案例:共同貸款的美夢,變成負債的惡夢

阿傑與小慧結婚三年後,決定在新北市買下一間總價1,500萬元的房子。兩人共同申請房貸1,200萬元,月繳4.2萬元,各負擔一半。

不料半年後,阿傑任職的科技公司裁員,他被迫失業。小慧的月薪5萬元,扣除房貸後只剩8,000元生活費,壓力讓她瀕臨崩潰:「為什麼我要一個人扛?」兩人為此爭執不斷,甚至考慮賣房離婚。

 

共同貸款的三大致命陷阱

1. 連帶責任制:債務綁死兩個人

法律真相:銀行辦理「共同貸款」時,夫妻雙方是「連帶債務人」,即便離婚或分居,銀行仍可向任一方追討全額房貸。

殘酷現實:案例中的小慧即使離婚,只要房子還沒賣掉,她仍須獨自承擔4.2萬元月繳款。

2. 收入中斷的骨牌效應

統計數據:根據金管會資料,2023年雙北房貸違約案件中,32%因「家庭主要收入者失業」引發。

連鎖反應:房貸違約→信用評分下降→未來貸款利率提高→法拍風險。

3. 情感與財務的雙重壓力

心理學研究:財務壓力是夫妻離婚主因之一,高達67%的受訪者認為「房貸負擔不均」嚴重影響婚姻品質。

 

招破解房貸責任危機

1. 簽訂「房貸分攤協議書」

內容要點:

明訂雙方分攤比例(例如依收入比例計算)

約定失業緩衝期(如3個月內暫停分攤)

設立違約處理機制(如賣房止損條件)

法律效力:經公證後可作為民事訴訟證據,但無法對抗銀行追債。

2. 預留「6個月緊急備用金」

計算基準:以「家庭總月支出×6」為最低標準,案例中的阿傑應預留至少25萬元(4.2萬房貸+2萬生活費)×6=37.2萬元。

儲備技巧:開設專用帳戶自動扣款,避免挪用。

3. 活用政府與銀行緩衝機制

申請房貸寬限期:最長年只繳利息(月付降至約1.5萬元),但需注意總利息增加。

勞工紓困貸款:失業者可申請最高10萬元,利率1.97%

內政部房貸補貼:符合條件者每月最高補助3,000元。

4. 優先保住「信用評分」

策略:

失業期間優先動用備用金繳最低應付款

向銀行申請「債務協商」,避免信用瑕疵

若真的無力負擔,主動賣房比法拍更有利

 

預防勝於治療:共同貸款前的3個靈魂拷問

如果其中一人失業,我們能撐多久?

試算家庭收支,確保單薪可負擔至少6個月。

房貸佔家庭收入比例是否合理?

建議不超過40%,案例中兩人月收合計10萬元,房貸4.2萬元已達42%,明顯過高。

我們願意簽署房貸分攤協議嗎?

不敢簽?代表你們還沒準備好共同買房!

 

【M傳媒】房貸是婚姻的壓力測試,別讓房子毀了家!

共同貸款買房前,請務必理性評估風險、簽訂協議,並預留緊急金。房子應該是家的避風港,而不是引爆婚姻危機的未爆彈。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