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交易量暴跌24%!專家示警:『殺價取量』時代來臨 這4區最抗跌
六都交易量暴跌24%!專家示警:『殺價取量』時代來臨 這4區最抗跌
六都房市正經歷一場「買賣雙殺」的寒冬!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6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暴跌23.98%,上半年累計交易量僅10萬195棟,年減26.6%,創下近8年新低。這場由「賣方怕吃虧、買方怕後悔」心理戰導致的市場僵局,已讓房市陷入急凍狀態。專家指出,交易量萎縮只是開始,隨著建商資金壓力加劇,下半年將進入「殺價取量」的主跌段,房價全面鬆動的拐點即將到來。
區域抗跌性出現明顯分化
台北市士林、北投區因輝達進駐北士科帶動科技聚落效應,成為少數逆勢上漲的亮點;新北深坑、新店則受惠於交通建設利多,在低基期優勢下展現韌性。反觀部分二線城市蛋殼區與台積電外溢效應過度炒作的區域,已出現價格鬆動跡象,例如台南麻豆雖有台積電題材,但推案量過大導致銷售率低迷,成為潛在風險區。
政策緊縮與經濟不確定性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僅限縮建商融資,更讓換屋族面臨貸款成數驟降的困境。加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出口產業,高資產族群購屋意願大幅降低,使得豪宅與預售市場首當其衝。
抗跌區域解密:
1. 科技廊道周邊:如桃園龜山(林口工一產業園區)、台中大雅(中科二期)受惠就業人口剛性需求
2. 交通建設兌現區:新店(南北外環線)、淡水(淡江大橋)等交通升級區域
3. 人口淨流入區:林口、楠梓等人口成長強勁的成熟新市鎮
4. 都更推進區:台北市士林社子島、高雄火車站周邊等具都市再生題材的蛋黃區
危機與轉機並存關鍵時刻
對自住客而言,主跌段反而是進場議價的好時機,但務必避開推案量大、銷售率低的外圍重劃區;對投資者來說,與其追逐短期價差,不如布局具長期發展潛力的抗跌區。最重要的是,在預售市場風險升高之際,選擇財務穩健的品牌建商,才是避免「爛尾樓」噩夢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