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不回溫?房貸連 13 月下滑 央行示警:中古屋價格已開始鬆動 | M傳媒
房市不回溫?房貸連 13 月下滑 央行示警:中古屋價格已開始鬆動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國內房市看似表面熱絡,實際上卻悄悄吹起冷風。中央銀行最新公布 10 月房貸餘額達 11 兆 4,865 億元,雖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真正讓市場震驚的是 年增率只剩 5.1%,不僅創下近兩年半新低,更已連續 13 個月往下掉。這樣的走勢,被外界視為房價壓力開始浮現的重要訊號。
開價仍硬、買氣卻轉弱,不少網友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熱議:「中古屋是不是真的開始鬆動了?」而央行這次的數據,更像是替市場補上一記重拳。
央行指出,房貸餘額增幅下滑,與六都買賣移轉量持續縮水高度相關。
地政單位資料顯示,10 月六都僅成交 1.7 萬棟,雖比 9 月多 5.7%,但相比去年同期卻重跌 13.5%。尤其中古屋市場,高點過後出現明顯修正跡象,信義房屋最新房價指數也轉為「年減」象徵房價真的開始不太挺得住。
另一方面,受到市場關注的建築貸款也出現戲劇性變化。
10 月建築貸款餘額跳到 3 兆 4,599 億元,年增率由負翻正,不少人以為是建商「信心回籠」。但央行隨即澄清:這完全是某壽險公司延長地上權的大型專案所造成,金額超過百億元,若扣除這個案子,建築融資仍是「負成長」。換句話說,建商普遍還是不敢亂推案,市場看法依舊保守得很。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青安房貸持續成為支撐房貸餘額的主力。
10 月新青安貸款占比升至 12.7%,再創歷史新高。央行官員坦言,首購族是目前房市最穩定的消費者,政府也未對首購貸款設限,因此銀行信用資源最終大量流向這群客層。
但房價是否已正式進入「修正循環」?
央行並未明講,只表示目前處於「盤整狀態」預售屋還在高檔,中古屋已開始往下調整,市場兩極化十分明顯。專家指出,過去兩年在新青安刺激下,不少買盤提前進場,如今利率居高不下、政策持續壓抑,加上景氣降溫,房市交易降速像骨牌一樣,房貸成長自然跟著放慢。若移轉量持續低迷,2025 年不排除看到更多區域中古屋價格鬆動。然而,也有業者提醒,雖然市場降溫,但屋主對價格仍相當「撐」,預售屋更完全不願讓步,因此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下跌,反而可能維持長時間的盤整震盪。
房市正走向哪個方向?
央行的數據為市場丟下一個明確的提醒:房價不是跌了,但已經「漲不太動」。下一步會否真正反轉,要看交易量是否持續冰冷、建商是否繼續壓著不推案,以及利率是否仍維持高檔。
房市從來不是「只漲不跌」的單行道,現在正是一個關鍵轉折的前哨期。
無論你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應該睜大眼睛看清楚這一波市場的真實訊號。在交易量下滑、房貸增速放緩、建商投資趨緩的背景下,房市正走向不同於前兩年激情的全新局面。下一步如何走,恐怕誰也說不准,但可以確定的是:房市的「耐心比衝動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