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登記土地返還暗藏稅務地雷!新竹縣府揭「繼承返還」案例
借名登記土地返還暗藏稅務地雷!新竹縣府揭「繼承返還」案例
許多民眾為節稅或家族協議,常將土地「借名登記」在親友名下,但新竹縣政府稅務局近日發出重磅提醒:即使透過法院判決返還土地,仍會被視為所有權移轉,必須繳納土地增值稅。近期就有繼承人因不諳法令,在取回祖先借名土地時,意外背負高額稅單的真實案例。
兄弟借名登記,繼承人反遭課重稅
稅務局揭露一樁典型糾紛:林先生2001年出資購地,為方便管理將土地登記在弟弟名下,但實際仍由自己使用。2021年林先生過世後,子女透過法院判決要回土地,卻被國稅局認定為「所有權移轉」,需按弟弟2001年取得土地時的公告現值計算土增稅,而非2021年繼承時的現值。由於20年間地價暴漲,這家人最終須補繳驚人稅款,形同「拿回自家地還要被課買賣稅」。
借名登記三大風險不可不知
稅務:返還時按「出名登記人取得年度」計算土增稅,若地價上漲多,稅金可能比預期高數十倍
繼承:借名人過世後,子孫繼承的是「債權」而非土地,需打官司才能取回,且仍要繳稅
保障:缺乏信託法保護,若出名人心生貪念或負債,土地可能遭查封拍賣
稅務局籲:三招自保
事前規劃:若有必要借名,應簽訂完整契約並公證,載明資金來源與權利歸屬
即時過戶:趁公告現值漲幅不大時儘早返還,降低稅負
替代方案:考慮以信託或預告登記等具法律保障的方式替代
新竹縣稅務局長強調,許多民眾誤以為「家族內部過戶」或「法院判決返還」就能免稅,但稅法只看所有權變動事實。尤其近年地價飆漲,借名登記後返還的稅負可能比直接贈與還高,呼籲民眾處理財產時務必諮詢專業人士,避免省了小錢卻賠上大筆稅金,甚至引發家族糾紛。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