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無差別管控!都更危老貸款納入緊箍咒,銀行業陷兩難困境
央行打房無差別管控!都更危老貸款納入緊箍咒,銀行業陷兩難困境
中央銀行對房市信用管制祭出鐵腕措施,近期正式否決銀行業將都更危老等政策性放款排除在管控外的請求。這項「無差別管控」政策意味著所有不動產相關貸款都必須計入集中度計算,銀行業者憂心將對建築業與房市造成全面性衝擊,甚至影響都市更新進程。
央行對房市調控展現前所未有的堅定立場,讓銀行業者感受到極大壓力。原本業界寄望至少能將都更、危老等政策性放款排除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管控之外,但近期已遭央行明確否決。這意味著銀行在計算不動產貸款占比時,必須將所有相關放款項目全數計入,沒有任何例外空間,形成全面的信用緊縮。
這項政策的嚴格執行已引起地方民意代表高度關注。
據了解,上周已有高雄立委因選區內對房貸限貸令的陳情案件激增,特別召集央行、金管會及前幾大公股銀行開會,深入了解不動產總量管制的執行細節,以及房貸申訴單一窗口的運作情況。
央行實施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管控採「無差別」原則,範圍涵蓋所有不動產相關貸款,包括購置住宅、建築貸款、房屋修繕貸款等。更重要的是,連《銀行法》第72條之2原本排除的項目,如興建學校、醫療機構、長照設施、社會住宅、危老重建、都更等政策性貸款,也必須全數計入集中度計算。
這種全面性管控讓銀行業者陷入兩難困境。
業內人士指出,無差別管控不僅影響一般房貸業務,更可能壓縮政策性項目的融資空間。特別是都更和危老重建這類具有公共利益性質的項目,若無法獲得足夠的銀行資金支持,可能導致都市更新進程受阻,影響整體居住安全與城市發展。
銀行業者面臨挑戰:
一方面要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都更危老重建,另一方面又必須遵守央行的集中度管控規定。在額度有限的情況下,銀行必須在商業性房貸和政策性貸款之間做出艱難的取捨,這讓銀行的資金配置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市場觀察家指出,央行堅持無差別管控的立場,反映其對整體金融穩定的高度重視。
儘管此舉可能對特定產業造成短期衝擊,但央行寧可採取預防性措施,避免過多資金集中在不動產市場,引發系統性風險。這種做法顯示央行優先考慮的是金融體系的整體健康,而非個別產業的發展需求。
然而,建築業界對此表示嚴重憂心,認為過度緊縮的信用管制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不僅影響新建案推展,也可能使進行中的都更危老案件面臨停擺風險。這種上下游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對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延緩都市更新和危老重建的進程。
專家分析,這波管控措施可能促使市場進行結構性調整。
建商需要重新評估推案策略,更加注重資金周轉和風險控管;購屋族則需要準備更高比例的自備款,並審慎評估還款能力。長期而言,這種調整可能有助於市場回歸理性,但短期內無可避免會帶來陣痛。
賣厝阿明觀點
央行這次的無差別管控就像給房市戴上全面緊箍咒,連政策鼓勵的都更危老都難逃限制。阿明要提醒大家,與其期待政策放寬,不如務實面對新現實。建商應該更謹慎推案,注重資金周轉;購屋族則要準備更多自備款,並仔細評估還款能力。
記住:央行打房不是要打死市場,而是要讓市場更健康。與其抱怨政策嚴格,不如早點適應新規則。都更危老雖然受影響,但長期來看,健全的金融環境對大家都好。聰明的人會在困境中找機會,而不是在機會中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