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式公寓優缺點分析:這種「一層一戶」的設計適合你嗎?
新加坡式公寓優缺點分析:這種「一層一戶」的設計適合你嗎?
近年來,台灣建商引進一種源自新加坡的住宅設計——「新加坡式公寓」(又稱「一層一戶」或「停車場在一樓」),這種獨特的建築方式引起不少討論。究竟它和傳統公寓有什麼不同?值不值得買?以下用最白話的方式分析它的優缺點,幫你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什麼是「新加坡式公寓」?
新加坡式公寓的最大特色是:
1樓是公共空間或花園,沒有住家。
2樓以上才是住家,且通常「一層只有1~2戶」。停車場設在1樓或半地下層,車子直接開上樓。
這種設計源自新加坡的「店屋(Shophouse)」,目的是讓住戶享有更多隱私,同時保留地面層的公共綠化空間。
新加坡式公寓的「優點」
1. 住家更隱私,不會被路人看光光
傳統公寓1樓常有店面或住家,人來人往較吵雜。新加坡式公寓的1樓是空的,住家從2樓開始,隱私性更高,不會有路人從窗外盯著你看。
2. 一層一戶或少戶數,鄰居干擾少
很多新加坡式公寓設計成「一層一戶」或「一層兩戶」,電梯直達自家門口,不會像傳統公寓一層多戶,每天和鄰居擠電梯、聽隔壁吵架。
3. 車子直接開上樓,停車更方便
停車場設在1樓或半地下層,住戶開車回家後,不用下地下室,直接停好就能上樓,尤其適合討厭繞地下室找車位的人。
4. 1樓公共空間較寬敞,適合社區活動
因為1樓沒有住家,通常會規劃成花園、交誼廳、健身房等公共設施,住戶有更多休閒空間。
5. 通常公設比低,室內坪數實在
傳統高樓華廈公設比動輒30%~35%,但新加坡式公寓因為沒有豪華大廳、游泳池等設施,公設比可能只有25%~28%,買到的室內空間更大。
新加坡式公寓的「缺點」
1. 價格通常比同區傳統公寓貴
因為「一層一戶」設計,建商成本較高,單價通常比周邊傳統公寓貴5%~10%,適合預算較高的人。
2. 沒有管理員,安全性較低
很多新加坡式公寓不設24小時管理員,只有對講機或電子鎖,如果社區戶數少,可能得自己收包裹、注意安全。
3. 1樓空著,可能被當成「蚊子館」
如果住戶不多,1樓公共空間可能閒置,變成沒人用的空地,反而浪費。
4. 轉手較難,市場接受度還在培養
台灣人習慣傳統公寓或大樓,新加坡式公寓算是較新的產品,有些人會覺得「1樓沒店面怪怪的」,未來轉賣時可能需要多點時間找買家。
5. 有些建案車位「不夠停」
如果社區戶數多,但停車位規劃不足,可能會有「車位不夠停」的問題,買之前要確認車位配比。
新加坡式公寓適合誰?
重視隱私的人(不想被路人或鄰居打擾)
喜歡低公設、室內空間大的人
討厭地下室停車場的人
預算較高,願意嘗試新設計的人
不適合誰?
預算有限的人(單價通常較高)
喜歡豪華公設的人(通常設施較簡單)
擔心未來轉手性的人
新加坡式公寓的優點是隱私高、戶數單純、停車方便,但缺點是價格較貴、管理較簡單。如果你喜歡安靜、討厭傳統公寓的擁擠感,且預算足夠,這種產品蠻值得考慮!但如果你重視未來轉手性或社區管理,可能還是傳統大樓更適合。
你喜歡這種設計嗎?還是覺得傳統公寓比較好?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