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屋掛牌6個月賣不掉?屋主親揭2025殘酷市場:銀行鑑價也沒用!
中古屋掛牌6個月賣不掉?屋主親揭2025殘酷市場:銀行鑑價也沒用!
實價登錄失靈、帶看量砍半 專家曝「4-8個月成交魔咒」與3大突圍策略
近期一位屋主在社群上發問:「現在房市新聞都冷冷清清,但我手上的中古屋地點不錯,價格合理、屋況也還可以,屋齡約10年,開價落在銀行鑑價左右。問房仲都說大約6個月可以賣出,但想請問有其他屋主今年賣屋的經驗嗎?」這個問題反映出台灣二手房市場在近期降溫後,首度或再次出售房屋的屋主,對成交時間與價格仍有高度關注。
2025年中古屋市場現況:帶看量砍半、去化速度放緩
專家指出,房市交易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地段、價格、屋況、總價以及市場氛圍都是關鍵。即便屋況良好、價格合理,如果市場成交量不活絡,也可能出現「掛牌時間拉長」的情況。今年許多屋主發現,與過往熱絡時期相比,成交時間確實拉長,一般合理預估為4到8個月,但仍要視區域與總價而定。
影響成交的關鍵4因素
1. 地點決定流速:捷運周邊、生活機能完善、學區穩定的房子,通常仍有穩定買盤,即使市場整體冷,成交速度也比偏遠或生活機能弱的區域快。
2. 價格是硬道理:價格與鑑價接近,但略低於市場心理價,能有效提升吸引力。
3. 屋況是加分項:屋主若提前進行小型翻修或整理,讓屋內乾淨明亮,也能加快成交。
4. 總價帶是關鍵:總價1,500萬以下的產品去化速度明顯快於高總價物件。
2025賣屋成功策略
今年賣屋經驗中,不少屋主反映,選擇有經驗的房仲、做好市場資訊透明與拍攝專業照片,能大幅縮短成交時間。此外,設定合理議價空間、適度配合開放看屋時間,也有助吸引買家。專家提醒,房市冷卻時,心理預期與現實價格之間的落差容易造成掛牌時間拉長,屋主若能靈活調整心態與策略,成交機率會提高。
中古屋銷售策略比較表
賣厝阿明觀點
今年房市雖然冷,但地段好、屋況佳、價格合理的中古屋仍有穩定買盤。成交時間不一定一成不變,通常4到8個月是合理預期,但要留意總價、生活機能與屋況等因素。屋主可透過小規模整理、專業拍攝、清楚標示屋況優勢、合理議價等方式提升吸引力。同時,對成交時間保有心理準備,並隨時根據市場回饋調整策略,才不會因心態焦慮而錯失良機。冷市不代表無法成交,掌握資訊透明、策略靈活,才能在平穩價格下順利完成交易,實現賣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