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貸款
履保
社宅
買房
代書
億萬豪宅變燙手山芋?台北頂級住宅驚現「14年慘賠357萬」脫手潮
日盈社宅

億萬豪宅變燙手山芋?台北頂級住宅驚現「14年慘賠357萬」脫手潮

2025/08/18 |  9 | 加入最愛

億萬豪宅變燙手山芋?台北頂級住宅驚現「14年慘賠357萬」脫手潮

豪宅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冷卻期。根據台北市地政局最新發布的2024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台北市單價前10高的豪宅交易紀錄中,最近一筆創價時間停留在2022年,其餘多數集中在2013至2015年間,顯示近十年來豪宅市場已難再現過往的價格突破盛況。儘管單價200萬元以上的豪宅交易路段擴散至中山北路、市民大道等地,但整體交易量卻大幅萎縮,2021年後每年成交件數罕見突破40件,反映政策緊縮與市場結構轉變已徹底改變頂級住宅市場的生態。 

 

豪宅市場沉寂與打房政策密切相關

2023年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規定私法人購屋需取得許可,直接切斷高資產族透過法人名義進行資產配置的途徑,成為壓垮豪宅買氣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外,央行持續緊縮豪宅貸款政策,去年9月更將貸款成數從6成下調至3成,進一步限縮資金動能。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這些政策導致豪宅市場從「投資導向」轉為「自用為主」,價格自然難有突破。 

 

豪宅市場呈現「價穩量縮」特殊現象

雖然頂級社區如「元利信義聯勤」仍能維持每坪近300萬元的高價,但交易量已大幅減少。高力國際董事黃舒衛分析,現今豪宅買家多為長期持有的自住客,缺乏投資性買盤的拉抬,使得價格成長停滯。此外,屋齡20年以上的老豪宅仍能躋身單價前十名,也反映新推豪宅難以複製過往的創價模式。 

 

政策干預與市場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短期內,在《平均地權條例》與豪宅限貸未鬆綁前,頂級住宅市場恐將持續「量縮價平」的格局。對高資產族而言,與其期待豪宅增值,不如著眼於優質地段的長期持有價值;而對建商來說,如何在自用需求為主的新常態下,重新定位豪宅產品的規劃與定價策略,將是突破市場僵局的關鍵。這場豪宅市場的典範轉移,正深刻重塑台北頂級住宅的未來樣貌。圖/google map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