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附帶「前屋主」?小心售後租回暗藏風險 | M傳媒
買房附帶「前屋主」?小心售後租回暗藏風險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買房歡喜期待新家,卻發現交屋後前屋主還要再住三個月?這種「售後租回」安排,可能讓您從屋主瞬間變房東,甚至隱藏意想不到的法律與財務風險。簽約買房後,前屋主提出「因需時間搬遷,希望成交後能繼續租住2–3個月」的要求。這種「售後租回」的做法在房產交易中並不罕見,看似雙方互惠,卻可能讓買家陷入風險而不自知。
買房變房東?售後租回的真相
「售後租回」簡單來說,就是原屋主在房屋售出後,因故需要更多時間搬遷,向新屋主提出短期租賃的請求,讓自己能繼續居住一段時間。這種安排表面上看起來各取所需:賣方有充裕時間搬遷,買方若不急於入住,還能收取一些租金。但若處理不當,可能衍生諸多問題。
隱藏風險知多少?
1. 點交驗屋有難度,屋況難保證
在「售後租回」期間,房屋仍在原屋主使用下,新屋主無法實際進行點交與驗屋。若在此期間屋況發生變化或設備損壞,責任歸屬難以判定。即使前屋主承諾維護,若無明確合約規範,往往難以追償。
2. 法律保障不足,權益易受損
根據《民法》「買賣不破租賃」原則,若租約未經公證,原屋主若遲遲不搬離,新屋主可能面臨無法及時入住的窘境。從買方轉為房東的角色轉變,也意味著必須遵守租賃相關法規,增加複雜度。
3. 財務風險不容小覷
若銀行貸款已撥款,新屋主已開始償還房貸,卻因房屋仍由原屋主使用而無法入住,等於同時承擔房貸與可能的外部租房費用,造成雙重財務壓力。
專家建議:自我保護這樣做
若確實考慮接受「售後租回」安排,房產專家建議以下自我保護措施:
1. 簽訂正式租約並公證
應簽訂正式的短期租賃契約,並經法院公證,明確載明租金、租期、押金與違約金等條款。公證可確保租約明確終止日期,避免無限期延長的風險。
2. 保留足夠尾款
在買賣合約中應保留至少5%的交屋尾款,直到原屋主真正搬離、完成最終驗屋與點交後才支付。這能提供足夠誘因讓原屋主按時履約。
3. 明確驗屋與點交條款
合約中應詳細記載驗屋標準、點交程序與房屋現狀,包括所有設備、水電、修繕責任等。最好在簽約前就拍照存證,雙方各執一份。
4. 設定明確違約罰則
合約中應明確定義違約情況及其罰則,例如每逾期一天搬離應賠償多少金額,確保原屋主有足夠動機按時搬離。
房產專家提醒:「從簽約到點交,流程越簡單越好」。
若不得不接受售後租回安排,務必將各種保護條款寫入契約,別因一時方便,讓購屋喜事變成煩心事。
買房是人生大事,每個環節都值得謹慎以對,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害,安心入住夢想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