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預售屋保固年限和停車位比例怎麼看才不吃虧?

預售屋保固年限和停車位比例怎麼看才不吃虧?

2025/04/15 |  96 | 加入最愛

預售屋保固年限和停車位比例怎麼看才不吃虧?

最近在看預售屋的朋友注意了,建商說的「結構保固15年」、「防水保固10年」到底合不合理?停車位佔公設的比例又代表什麼意思?這些細節沒搞懂,以後可能會多花冤枉錢!

 

先來說說保固的問題。

建商通常會把房子的保固分成兩種:一種是「結構保固」,就是房子的骨架像是樑柱、樓板這些,通常保固15年;另一種是「非結構保固」,像陽台防水這種,很多建商只保固10年甚至更短。

 

其實這樣的區分是有道理的,因為房子的結構最重要,當然要保固久一點至於陽台防水,因為天天風吹日曬雨淋,材料本來就比較容易老化,能保固到10年已經算不錯了。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建商雖然說保固10年,但條款寫得很模糊,只保固「施工瑕疵」,如果是自然老化就不算,這種保固等於沒有!所以簽約前一定要把保固條款看清楚,最好要求建商寫明「全面性滲漏」都在保固範圍內。

 

再來聊聊停車位比例的問題。

買房子的時候,除了你家實際的坪數,還會分攤到一些公共設施,像是大廳、樓梯間、停車場這些,這些就叫做「共有部分」。而「停車空間面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之比例」,簡單來說就是停車場在整棟大樓公設中佔了多少比例。

 

這個數字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你未來要付的管理費。如果停車場佔的比例太高,表示社區花很多空間在停車場,其他像是健身房、交誼廳可能就會比較小。而且停車場的維護成本很高,尤其是機械車位,未來每個月要付的管理費可能會比其他社區貴很多。

 

一般來說,平面車位佔公設的比例大概在25%30%之間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看到超過30%的,就要特別注意了,這種社區可能是以停車場為主,其他公共設施就會相對陽春。買房前一定要跟建商要「公設分配表」來看清楚,別等到交屋後才發現每個月要多付一堆管理費在養停車場!

 

總而言之,買預售屋不能只看價格和格局,這些隱藏在合約裡的細節才是真正會影響你未來居住品質和荷包的關鍵。保固條款要逐條看清楚,停車位比例要問明白,這樣才能買得安心,住得放心!圖/google map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