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房貸PK:從南崁350萬到如今900萬 高利率年代與2025房市對照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30年前買了一間桃園南崁的房子,總價350萬,每個月要繳兩萬多,但本金幾乎沒減少,最後因為生意失敗被法拍。」一名網友在論壇分享自身的經歷,勾起不少人對台灣房市變遷的感慨。他回頭看,當年失去的房子如今實價登錄已達900萬,價格足足漲了三倍。然而,...
停車位節稅秘訣曝光!同棟大樓增購車位 地價稅省4倍攻略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買車位也能省稅金!地方稅務局近日揭曉一項鮮為人知的節稅秘訣:若房屋土地已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增購同棟大樓停車位且符合自用條件,地價稅仍可申請按千分之二優惠稅率課徵,相比一般用地稅率千分之十起跳,至少可節省四倍稅負。這項政策對多車家庭無疑是一大福音,但務必把握九月二十...
9 月 22 日即將迎來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的申請截止日,專家提醒屋主務必及早辦理,以免錯失數倍稅負的減免良機。太平洋房屋泰山十八甲店店長傅景暉指出,這項制度是政府落實居住正義的重要工具,但雖然申請程序簡單,仍常因小細節被忽略,導致多繳稅金。他呼籲屋主應善用政策並檢視自身房產配置,才能真正達到節稅與居住保障效果。 政策目的與申...
中捷藍線百億資金缺口警報!中央原允諾補助45% 今年卻只給1.68億 【M傳媒 特派員 游穎達報導】 台中捷運藍線陷入重大財務危機!今年6月才風光開工的中部地區重大交通建設,近日傳出中央補助款大幅縮水。台中市捷運工程局依行政院核定比例向中央申請115年度補助42.12億元,卻僅獲核列1.68億元,缺口高達40.44億元。這筆突如其來的資金短缺,恐嚴...
房東盼租屋修法兼顧權益 陳柏勳:保障不等於剝奪自由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為了促進租屋市場朝長期穩定發展,內政部擬修正《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聚焦保障房客租期、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以及增訂「租霸下車條款」。修法方向引發房東與房客雙方討論,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內政部指出,修法後將保障房客至少3年的租期,房東雖可因收回自用等原...
板橋12層海砂屋終迎重建曙光!44戶居民揮別危樓陰影 2029年入住安全新家 M傳媒 房產中心 歷經長達17年的危樓夢魘,板橋林園天廈44戶居民終於盼來重生曙光!這棟12層樓海砂屋自2008年被鑑定為危險建築物後,外牆磁磚頻繁崩落成為社區不定時炸彈,如今在新北市府都更政策支持下,正式通過審議即將進入拆除重建階段。居民將告別提心吊膽的居住環境,預...
電價審議大轉彎!1400萬戶10月起電價擬漲3% 每月多付百元內 M傳媒 生活中心/專題報導 電價凍漲希望破滅!經濟部今(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原本外界預期電價可望維持凍漲,但昨日政策出現重大轉折。由於台電累積虧損超過4000億元,且政府千億撥補預算三度遭立法院封殺,經濟部決定爭取合理反映住商電價,預計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每月新增電費將...
央行限貸令死不鬆綁!專家揭3大恐怖後果:一放寬恐重演「排隊搶房、炒價」亂象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期,央行持續維持房市信用管制政策,嚴格的限貸令並未鬆綁,引發社會各界熱議。賣厝阿明表示,這項政策,其實是針對近年房市失溫的調控措施,目標在抑制全民炒房氛圍,讓房市回歸健康合理化,而非單純打壓民眾購屋需求。 回顧過去幾年,民眾在房貸低利率、...
央行房市管制不鬆綁 楊金龍:集中度高仍需持續監控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中央銀行於9月18日召開理監事會,備受市場矚目的房市管制政策維持現狀,並未如外界預期鬆綁。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目前各銀行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然偏高,整體下降速度緩慢,公股行庫甚至因承作政策性貸款而集中度反升,顯示金融監理仍有必要持續強化。 去年9月,央行推出第七波選...
房地合一稅申報不可輕忽!營利事業成本錯置恐面臨補稅風險 M傳媒 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隨著房地合一稅制度上路,營利事業在出售房屋或土地時,如何正確計算成本與費用成為稅務重點。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多筆房地交易若成本歸屬錯置,不僅可能適用錯誤稅率,還可能面臨補稅與爭議,影響企業自身權益。 國稅局指出,依《所得稅法》規定,營利事業出售2016年1月...
違規出租失新青安資格!網友遭追收3萬優惠利息引發熱議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房子出租就要取消房貸優惠利率?」近日有網友在論壇發文,表示自己接到台銀通知,因名下房屋出租,將被取消原有房貸優惠利率,甚至追繳超過三萬元的利息差額,令他相當錯愕。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指出,這其實與新青安房貸的「自住限定」規範有關,違規出租將被視為重大違約,銀行...
房仲心態揭秘:為何資深前輩說「房仲怕遇到太內行的客人」?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在購屋市場中,買方與房仲的互動常常影響整個交易進程。一位網友近日分享資深前輩的看法,直言「大部分房仲,都不想帶看到比自己內行的客人」,引發不少討論。這句話背後,既揭露了房仲產業的潛規則,也反映出買方與仲介之間微妙的權力平衡。 房仲的角色:服務還是銷售? 房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