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工業土地熱銷背後:是經濟發展的助力,還是炒地皮的隱憂?

工業土地熱銷背後:是經濟發展的助力,還是炒地皮的隱憂?

2025/03/03 |  47 | 加入最愛

「工業土地熱銷背後:是經濟發展的助力,還是炒地皮的隱憂?」

工業土地的交易熱度持續攀升,到了2024年更是達到新高點,成交金額甚至超越了前兩年。工業土地的熱銷,帶來了大量的廠辦、工廠和倉儲物流設施,創造了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發展。然而,與此同時,住宅土地的炒作卻讓房價不斷攀升,讓許多老百姓望房興嘆。

 

工業土地的熱銷,無疑是近年來不動產市場的一大亮點。

2024年,工業土地的成交金額創下新高,甚至超越了2023年和2022年的紀錄。這些工業土地主要用於建設廠辦、工廠和倉儲物流設施,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還促進了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

 

與住宅土地不同,工業土地的熱銷對經濟的正面影響更為直接。

住宅土地的炒作,往往只是讓建商多蓋房子,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幫助有限。而工業土地的開發,則能帶動產業鏈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生產出具有經濟效益的產品。這種「實體經濟」的成長,才是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住宅土地炒作問題讓人憂心。

過去幾十年來,從國有財產局到各縣市政府,不斷標售住宅土地,導致地價飆漲。一夜之間,地價可能翻漲2倍、3倍,私人土地也跟著「見賢思齊」,價格水漲船高。這種現象,直接拉高了房價,讓許多老百姓買不起房子,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憂。

 

回顧歷史,1987227日,國泰人壽以每坪近90萬元的超高價標下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的國有土地,震驚全台。

這波土地炒作引爆了全台地價的上漲,讓房地產業者和地主都「回不了神」。

同年55日,國產局標售西門町巴而可旁的空地,成交價更是高出底價3倍多。這些事件,成為了台灣房地產炒作的經典案例。

 

相比之下,工業土地的熱銷似乎更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

去年(2024年),商用不動產市場非常熱絡,成交金額高達1,76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廠辦、廠房和倉儲物流設施的交易佔了整體的6成,約1,018億元。特別是AI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擴廠需求旺盛,成為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此外,金管會近期修正了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從2.97%降為2.419%。這一調整,不僅解決了壽險業因升息而面臨的投資困境,也可能為商用不動產市場注入更多資金活水。

 

M傳媒-工業土地的熱銷,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就業機會和產業成長。然而,住宅土地的炒作卻讓房價不斷攀升,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憂。如何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避免土地炒作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政府和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圖片來源-經濟部粉專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