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基隆老屋多、都更難?市府推『五公』原則,讓都更不再卡關!

基隆老屋多、都更難?市府推『五公』原則,讓都更不再卡關!

2025/03/03 |  58 | 加入最愛

「基隆老屋多、都更難?市府推『五公』原則,讓都更不再卡關!」

基隆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老舊的建築,這些平均屋齡高達34.36年的房子,不僅影響市容,更讓居民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雖然大家都知道基隆需要都市更新,但多年來進度緩慢,市民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為什麼基隆的都更這麼難推動?

 

基隆市政府祕書長方定安指出,關鍵在於房價低、缺乏民間資本投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府提出了「五公」原則,希望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加上公信力與公權力,讓都更不再只是紙上談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基隆的都更困境與解方。

 

根據內政部去年第3季的房屋稅籍資料,基隆市共有17萬多戶住宅,平均屋齡高達34.36年。這些老舊的房子不僅外觀破舊,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讓基隆的市容顯得老態龍鍾。然而,儘管市民對都更的呼聲很高,實際推動卻困難重重。

 

基隆都更難推動的主要原因在於「基隆房價低」。

對開發商來說,基隆的房價缺乏吸引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都更,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回報。因此,即使大家都知道基隆需要都更,民間資本卻始終不願意進場,讓都更計畫像是「鏡花水月」,看得到卻摸不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隆市政府決定從「公辦都更」開始,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由政府帶頭推動。方定安強調,推動都更必須建立在「五公」原則上:公平、公正、公開、公信力與公權力。

 

公平、公正、公開:

市府會公開所有參與都更者的權利,審議過程也會讓公眾參與討論,確保每個人都能理解並信任都更的機制與程序。

 

公信力:

市府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會確保更新前後的價值都能明確估算,讓地主和開發商都能放心參與。

 

公權力:

如果遇到少數地主不願意參與,導致都更「卡關」,市府會透過公權力介入,確保絕大多數地主的利益,讓都更計畫能夠順利進行。

 

在「五公」原則的推動下,基隆的第一個公辦都更案「安樂一期」已經在去年11月成功招商,逐步啟動都更程序。另外,位於成功市場旁的聯宏社區,都更意願也突破了8成,顯示市民對都更的支持度正在提升。

 

M傳媒-基隆的老舊建築問題,已經困擾市民多年。雖然都更推動困難重重,但市府提出的「五公」原則,為解決問題帶來了一線曙光。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加上公信力與公權力的支持,基隆的都更計畫終於有了實質進展。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