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政策發威 五大銀行房貸金額年減25%創紀錄
打房政策發威 五大銀行房貸金額年減25%創紀錄
在政府一連串打炒房政策持續發酵下,台灣房市景氣明顯降溫。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包括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僅4,08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512億元大幅減少1,424億元,年減幅高達25.81%,創下近年來最大跌幅。這項數據不僅反映市場買氣急速冷卻,更顯示政府健全房市政策已產生實質效果。
多重因素衝擊 房市交易急遽萎縮
央行每月公布的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數據,向來被視為觀察房市熱度的重要指標。自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年底推動銀行自主總量管制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交易量明顯萎縮。六都地政局的統計數字更直接印證這波寒流威力,今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僅10萬戶,年減26.59%,雖然6月略回升至1.8萬戶、月增5.23%,但整體市場仍處於明顯低迷狀態。
這波房市冷卻現象也直接反映在銀行貸款數據上。6月新增房貸僅663億元,較5月減少58億元,上半年累計僅4,08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逾千億元。央行官員分析,購屋貸款大幅減少主要與房市景氣疲弱有關,包括選擇性信用管制、總量限制及整體房市健全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房價已出現鬆動跡象,根據信義房屋統計,6月大台北地區房價指數較5月下跌1.52%,雖然較去年同期微幅上漲0.71%,但漲勢已明顯趨緩。
利率攀升至14年新高 銀行放款策略轉變
在貸款條件方面,五大銀行6月新增房貸利率升至2.283%,創下2009年1月以來新高,較5月略增0.001個百分點。央行說明,受限於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部分銀行採取「以價制量」策略,導致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目前國銀房貸放款除受央行總量管制外,也受到《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加上近期新台幣快速升值,造成海外美元資產折算後縮水,進而推升不動產放款比率,部分銀行甚至突破28%內部警戒值,進一步壓縮房貸承作空間。
不過,觀察貸款結構可以發現,五大銀行以首購族與新青安貸款為主。6月雖然整體新增房貸金額下滑,但青安貸款金額減幅相對有限,占比反而升至39.64%,創下今年3月以來新高。這顯示在整體市場冷卻的情況下,剛性需求仍維持一定支撐力道,政府協助首購族的政策效果持續發酵。
房市調整期來臨 剛性需求成支撐主力
這波房市降溫現象,可說是政府多年來健全房市政策終於見到成效的具體表現。從選擇性信用管制到銀行自主管理,再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一連串措施,逐步引導市場回歸理性。目前市場已進入調整期,投資客退場觀望,價格開始出現鬆動,但首購族等剛性需求仍提供一定支撐。未來房市走向,將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利率政策,以及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的拉鋸結果。在此過渡時期,購屋者更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選擇符合需求的產品,才能在市場調整中找到適合的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