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住了13年中古屋賣掉後才發現漏水!買方要求浴室更新合理嗎?

住了13年中古屋賣掉後才發現漏水!買方要求浴室更新合理嗎?

2025/05/01 |  44 | 加入最愛

住了13年中古屋賣掉發現漏水!買方要求浴室更新合理嗎?

最近有位網友焦急求助,父母剛賣掉住了十多年的中古屋,交屋後買方突然反應浴室漏水,樓下鄰居也出面作證。房仲協調後找來師傅估價,打掉重做要15-18萬元,年邁的父母雖願意負擔12萬元,但買方堅持要求全額支付,讓全家陷入兩難...這個案例道出許多中古屋賣家的心聲:「我們真的不知道會漏水啊!」

 

▎法律怎麼說?
中古屋交易適用「瑕疵擔保責任」,但重點在於「賣方是否知情」與「修復必要性」。像這個案例,屋齡13年的房子本來就有自然耗損,賣方確實住到交屋都沒發現異狀,法律上只需負擔「必要修復費用」,而非買方要求的「整間衛浴翻新」。

 

▎業界實務這樣做

先釐清責任:請買方提供專業檢測報告,確認漏水是「交屋前既存」還是「自然老化」

合理分攤:若確認是舊問題,賣方通常需負責修繕(不是更新)


▎為什麼不該全額買單?

價格陷阱:18萬報價可能含「趁機升級」項目

惡性循環:若輕易妥協,可能被要求追加其他「瑕疵」修繕

 

▎聰明解套3步驟

找第三方公證:
可申請「非破壞性檢測」(約3,000元),用紅外線熱像儀確認漏水範圍,避免被浮報工程。

重擬修繕方案:
提供「局部修復」選項,如:只做防水層更新約,餘款由買方自行決定是否升級。


關鍵提醒:

絕對不要直接給現金,堅持「匯款+拿修繕發票」

可向各地消保官申請調解,通常1-2次會議就能解決

若買方堅持提告,法院判賠金額通常比協商更低

 

現在最重要的是:請父母別自責,13年老屋有使用痕跡本來就正常。建議直接向買方表明「12萬是善意上限」,同時要求簽訂書面和解。多數買方發現佔不到便宜後,都會選擇接受合理方案。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