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稅負破紀錄!賺越多繳越多成新常態】
【台灣企業稅負破紀錄!賺越多繳越多成新常態】
財政部最新報告出爐,台灣企業的稅單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根據111年度營所稅統計,去年企業平均要繳的稅率達到19.29%,實際負擔的稅率也有17.12%,這數字不僅是歷年最高,還首度超過了國際組織OECD訂的15%最低稅負標準。簡單來說,現在台灣企業繳的稅比國際標準還要多,這對做生意的老闆們可是個重要警訊。
仔細看這份報告會發現,企業稅負加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去年疫情趨緩後,很多公司賺得比以前多,連帶要繳的稅也變多;二是政府實施的房地合一稅2.0政策,讓買賣房子的企業得多繳一點稅。如果把這些都算進去,企業實際負擔的稅率其實高達17.21%,等於每賺100元就要繳17元給政府。
不同行業的稅負差很大。像做生技研發的公司最划算,平均只要繳14%的稅,這是因為政府給了很多優惠;旅行社也差不多,稅率14.31%。但做電子零件的工廠就沒這麼幸運了,雖然也有些減稅優惠,但平均還是要繳18.64%的稅,壓力明顯大很多。
這份報告透露幾個重要訊息:
首先,台灣企業稅負已經比國際標準還高,這可能會影響外國公司來台投資的意願;
其次,政府給不同行業的減稅優惠差很多,做傳統產業的老闆肯定覺得不公平;
最後,打房政策確實讓買賣不動產的企業多繳了稅,但影響沒有想像中大,只讓整體稅率多了0.09%。
對企業老闆來說,這份報告是個重要提醒。
現在賺錢越多要繳的稅也越多,而且台灣的稅率已經比國際標準高,未來要怎麼在繳稅和賺錢之間找到平衡,考驗著每個經營者的智慧。專家建議,企業應該要更重視稅務規劃,了解政府給哪些行業優惠,該申請的減稅措施一個都不能漏,才能在這波加稅潮中站穩腳步。
台灣企業稅負創新高這件事,說穿了就是「賺得多繳得多」的新時代來臨。政府想多收稅充實國庫,企業想少繳稅增加利潤,這之間的拉鋸戰才剛開始。對老闆們來說,與其抱怨稅金太重,不如趕快盤點公司適用的減稅優惠,找專業會計師做好稅務規劃。畢竟在後疫情時代,懂得聰明節稅的企業,才能把更多利潤留在自己口袋裡。圖/google map
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