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驗屋
社宅
裝修
Line
首購房貸簽自住切結書後出租?小心違約風險與後果!
日盈社宅

首購房貸簽自住切結書後出租?小心違約風險與後果!

2025/09/10 |  16 | 加入最愛

首購房貸簽自住切結書後出租?小心違約風險與後果!
許多首購族在貸款買房時,會遇到銀行要求簽署所謂的「自住使用住宅切結書」。這類切結書在非「新青安貸款」的情況下也常見於部分銀行的首購專案中。近日有網友在討論區發文詢問:「不是新青安,但用了其他銀行的首購貸款並簽了自住使用切結書,若之後將房子出租會有什麼風險?加入社宅、公證或申請租金補貼等,會不會被銀行發現?」引起不少房市關注。

 

一、自住使用住宅切結書是什麼?
自住使用住宅切結書,簡單來說,是貸款人向銀行承諾「該房屋為本人自住使用,不作出租或營業用途」。這份文件的目的,是讓銀行確保貸款用途合理、風險可控,尤其是針對首購族與政府補貼相關貸款專案時,更是常見配套。
即便不是新青安貸款,目前仍有許多銀行針對首購貸款會附帶這項規定,特別是利率較低或條件優惠的產品。貸款人一旦簽署,就等於同意遵守該項規範。

 

二、出租房屋是否違約?風險為何?
若簽了自住切結書後,實際將房屋出租,從法律層面來看確實可能構成違約行為。違約的後果依據各家銀行的約定而異,可能包含:
取消優惠利率,轉為一般房貸利率。
加速貸款清償,銀行有權要求借款人提前還款。
信用受損,被記錄為違約,影響未來貸款審核。
在少數極端情況下,若涉及不實申報、圖利等情節,甚至可能涉及詐欺或偽造文書的法律風險。

不過,實務上銀行是否會查核貸款人實際居住狀況,則因個案而異。一般來說,除非出現明顯異常(如大規模出租、借款人信用有異常),否則銀行不會積極追查。

 

三、加入社宅、公證或租補會被銀行發現嗎?
這是許多房東心中的疑問。實務上,政府部門與銀行間的資訊並非完全互通,但以下幾點仍需注意:
1. 社宅媒合平台:若房東加入政府的包租代管、社會住宅媒合平台,會有官方登記紀錄。部分縣市政府會與國稅局、地政機關有資料交換,間接可能引發銀行注意。
2. 租賃契約公證:一旦進行公證,租賃契約將成為法院可執行的文件,增加了被第三方查詢的可能性。雖然銀行未必會主動查詢,但若發生租賃糾紛或其他財務爭議,該資料可能曝光。
3. 申請租金補貼:承租人若向政府申請租補,需附上租賃契約與房屋資訊。政府雖不會主動通報銀行,但仍存在資料交叉比對的潛在風險。尤其當房屋地址、貸款人資料等與銀行登記不符時,有可能引發後續查核。

 

對於已簽署自住切結書的首購貸款人,將房屋出租確實存在違約風險。
雖然現實中銀行不一定會主動查核,但一旦觸發審核機制,後果可能不輕。尤其透過公證、申請政府補助等方式,更容易留下痕跡。

因此建議如下:
審慎評估風險:若已有出租計畫,建議事前了解貸款合約條款,或諮詢原貸款銀行是否能辦理轉貸或變更用途。
誠實申報為佳:不鼓勵透過模糊空間操作,避免未來產生信用問題或法律糾紛。
若出租為長期規劃,可考慮在利率差距可接受範圍內轉為一般房貸,解除自住限制,減少法律風險。

買房本是人生大事,而貸款條件往往關乎整體財務規劃。即便並非新青安貸款,只要涉及自住切結,仍應謹慎以對。若有出租需求,務必詳細閱讀合約、尋求專業建議,讓自己的租賃與貸款策略更加穩健,免於未來不必要的麻煩。
M傳媒 https://94m.com.tw/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