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成交量暴跌90%真相》手握資產的人正在靜靜等待,沒房的人只能焦慮觀望| M傳媒
日盈社宅

《成交量暴跌90%真相》手握資產的人正在靜靜等待,沒房的人只能焦慮觀望| M傳媒

2025/10/23 |  18 | 加入最愛

《成交量暴跌90%真相》手握資產的人正在靜靜等待,沒房的人只能焦慮觀望|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帶看量歸零、成交凍結,但走進建商接待中心,價格牌上的數字依然紋風不動。」這是2024年台灣房市最詭異的現象。根據最新市場統計,桃園青埔特區交易量年減超過90%,整個市場進入「有行無市」的冰封狀態,但房價卻像被無形的手托住,遲遲不見鬆動。

 

中壢房仲「睡貓」道破關鍵:「成交量可以歸零,但定價權永遠掌握在有資產的人手上。」這場買賣雙方的無聲博弈,正在考驗誰才是真正的市場主角。

 

價格僵局的真相:惜售VS觀望的無聲戰爭

當媒體大肆報導「房市雪崩」、「交易凍結」,多數人期待著房價跟著成交量一起跳水。但睡貓犀利點破迷思:「沒成交不等於房價必跌,這就像奢侈品專櫃可能一整天沒客人,但你不會期待他們突然打三折。」

 

房市與股市的本質差異在於「流動性門檻」。股票市場有逐筆撮合機制,恐慌性賣壓會直接反應在價格上;但房地產交易成本高、周期長,賣方完全可以選擇「不參與市場」,靜待春天來臨。

 

定價權的殘酷現實:誰是市場的真正主角?

「手上有貨的人,才是定價的人。」睡貓一語道破市場本質。他觀察到,這波寒流中,受創最深的其實是代銷業者和房仲,因為他們依靠的是流動性生存。案場要維持、人員要薪水,這些都是現金流壓力。

 

但對真正的資產持有者而言,只要沒有迫切的資金需求,他們完全可以選擇「惜售」寧可讓房子空著,也不願降價求售。這種「時間換空間」的策略,正是支撐房價不墜的關鍵。

 

等待崩盤的陷阱:從金價教訓看房市現實

睡貓舉金價走勢為例:當年金價從2000美元跌到1600美元時,無數空手者等待800美元的到來,結果卻眼睜睜看著金價突破4000美元歷史新高。

 

「等待完美低點的人,往往錯過整個行情。」睡貓分析,這些旁觀者就像拿著爆米花看戲的觀眾,以為自己很聰明,實際上卻完全沒有參與市場的資格。

 

資金壓力的真相:誰最先撐不下去?

在這場耐力賽中,不同參與者的壓力截然不同:

建商:雖然銷售停滯,但前幾年的超額利潤提供了緩衝空間,加上建築融資期限通常較長,短期壓力有限。

長期持有者:早已還清貸款或利率鎖在低點,根本沒有出售壓力。

投資客:確實面臨資金壓力,但多是局部性、個案性的調節,難以撼動整體市場。

首購族:雖然期待房價下跌,但同時要面對租金上漲與通膨侵蝕儲蓄的雙重壓力。

 

市場的篩選機制:寒冬過後,誰能笑到最後?

這場成交量冰封期,其實是市場自然的篩選過程。睡貓認為,最終能存活下來的不是最會預測崩盤的人,而是最有耐力、最有現金流管理能力的人。

 

「當多數人還在等待房價下跌的奇蹟時,那些手握資產的人正在靜靜等待下一輪漲勢的到來。」這種「時間複利」的思維,正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最根本的差異。

 

成交量暴跌九成的真相,不是房價崩盤的前兆,而是市場權力結構的赤裸展現。

與其期待賣方投降大甩賣,不如認清一個現實:在資本遊戲中,話語權永遠掌握在資產持有者手中。

 

對無殼蝸牛而言,與其焦慮觀望,不如思考如何在這個現實中為自己累積籌碼,無論是透過開源節流、尋求替代方案,或是調整期待務實進場。因為歷史不斷證明:當市場回溫時,帶領價格上漲的,永遠是那些在寒冬中仍緊握資產的人。

 

在這個被資本邏輯主宰的世界裡,沒有資產的人永遠只能當旁觀者,看著別人的財富隨著時間繼續增值。與其等待奇蹟,不如開始行動,因為定價權,永遠不會落在旁觀者手中。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