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張惠山《關稅戰的房市新局》避險資金vs.經濟寒流 台灣房價走向解析

張惠山《關稅戰的房市新局》避險資金vs.經濟寒流 台灣房價走向解析

2025/04/07 |  51 | 加入最愛

張惠山《關稅戰的房市新局》避險資金vs.經濟寒流 台灣房價走向解析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戰,WTO預測全球貿易量恐從成長3%逆轉為衰退1%,這波經濟衝擊正引發連鎖效應。群洋國際地產總經理 張惠山 表示,值得關注的是當股市劇烈震盪之際,台灣房市可能意外獲得喘息空間,但也警告,這次情況與過往金融危機截然不同,房價難複製「V型反轉」劇本。

 

歷史教訓:金融海嘯後的房市悖論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全球經濟負成長期間,台灣房價卻展現驚人韌性。根據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全國房價僅在2015-2017年間出現溫和修正,2020年疫情爆發後更逆勢創高。這種「股房脫鉤」現象,源自兩大關鍵因素:

 

避險資金湧入:不動產被視為保值工具

超低利率環境:央行降息減輕房貸壓力

 

關稅戰下的新變數

此次川普關稅戰帶來截然不同的環境:

利率政策受限:全球通脹壓力未除,央行降息空間有限

信用管制緊縮:台灣已實施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預期心理轉變:欠缺「房價必漲」共識

央行數據顯示,建築貸款餘額已從202310月高點回落,反映建商保守態度。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分析:「現在資金即使轉進房市,也集中在精華區小宅,難複製全面飆漲行情。」

 

房市呈「三明治困境」

當前市場呈現矛盾現象:

上層壓力:高營建成本撐住房價底線

中層凍結:信用管制抑制投資需求

底層支撐:自住剛需仍穩

這種結構使得房價「跌不易、漲不動」,信義房屋統計顯示,2024Q1全國成屋交易量年減18%,但價格僅微幅修正3-5%

 

避險資金的新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資金確實在股災中轉向不動產:

商用不動產:具穩定收益的辦公室、倉儲物流受青睞

精華區小宅:總價2000萬內產品去化穩定

危老都更案:政策獎勵吸引長期資金布局

 

央行政策走向成關鍵

若關稅戰重創經濟,央行可能被迫在兩難中抉擇:

維持緊縮:控制通脹但加劇房市冷卻

轉向寬鬆:刺激經濟卻可能重燃炒房疑慮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指出:「央行更可能採取定向寬鬆,例如調降首購族利率,而非全面降息。」

 

投資人備戰守則

面對波動環境,專家建議:

自住客:可鎖定供給過剩區域議價,新北部分重劃區已有10-15%折讓空間

長期投資者:關注都更案、收益型產品

短期炒作者:信用管制下槓桿難度大增,宜謹慎

 

張惠山補充,這場關稅風暴下的房市走向,將取決於「經濟衰退深度」與「政策回應力度」的角力。與過去不同的是,在信用管制與高利率環境下,房市更可能走向「L型」盤整,而非戲劇性反轉。對於有實際需求的購屋者而言,或許正是擺脫恐慌性追價、理性擇優進場的時機。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