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建築政策加速 內政部擬強制私有新建物達一級能效
淨零建築政策加速 內政部擬強制私有新建物達一級能效
第5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聚焦淨零建築推動策略,內政部提出三階段目標,從公有建築帶頭,逐步擴及私有建物,最終達成2050年85%既有建築符合近零碳標準的長期願景。其中,第一階段要求公有新建物強制符合一級能效或近零碳建築標準,並優先推動1,000平方公尺以上新建物屋頂設置光電板;私有新建物部分,內政部預計年底前修法,強制要求新建案須符合一級能效標準,否則不得興建。
公有建築先行 台積電、台達電成民間典範
目前國內僅有兩棟私有建築獲內政部認定符合一級能效標準,分別為烏日國泰人壽辦公大樓與內湖台達電總部。台達電透過節能設計、太陽能光電板及綠電憑證取得認證,顯示企業在減碳政策下的積極響應。此外,台積電新建先進製程廠房亦主動向內政部申請一級能效認證,顯示科技業對ESG目標的重視。
三階段減碳路徑 2030年公有建築率先達標
內政部規劃的淨零建築三階段目標包括:
1. 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物全面達成一級能效或近零碳建築標準。
2. 2040年:50%既有建築更新為一級能效或近零碳建築。
3. 2050年:100%新建建築及85%以上既有建築符合近零碳標準。
官員透露,第一階段目標可望提前達標,尤其5,000萬元以上的公有新建案,除須符合一級能效,還需取得智慧綠建築標章,展現政府推動減碳的決心。
金融誘因與容積獎勵 加速民間參與
為鼓勵民間企業跟進,金管會已將永續經濟活動指引納入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銀行授信時亦將綠建築認證列為審核優惠條件,使企業更容易取得低利融資。此外,都更及危老重建案若申請綠建築、智慧建築或建築能效標章,可獲額外容積獎勵,進一步提高建商投入減碳建築的意願。
法規強制與市場機制並行
內政部預計年底前完成建築及節能法規修正,未來私有新建物須強制符合能效標準,否則無法取得建照。此舉將使台灣建築產業加速轉型,結合金融誘因與政策強制力,逐步實現NDC 3.0的減碳目標。在全球淨零趨勢下,台灣能否成功打造低碳建築環境,將是未來十年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