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房價跌的人都哭了!內行人專挑「這種時候」進場砍到見骨
等房價跌的人都哭了!內行人專挑「這種時候」進場砍到見骨
這年頭大家都在等房價下跌,但真相是——房市就像一鍋溫水煮青蛙,等你有感覺降溫時,可能早就錯過買房時機。我認識一位在台中打拼的咖啡店老闆阿凱,他從八年前就開始等房價崩盤,結果眼睜睜看著北屯區房價從每坪20萬漲到40萬,去年終於死心用市價買了間老公寓。直到某天聽客人聊起「股災撿房術」,他才驚覺原來自己白白浪費了黃金八年......
股災來臨時,才是砍價好時機
去年美股暴跌那陣子,我朋友小林趁亂在竹科附近買到一間工程師急售的兩房。屋主因融資斷頭,開價直接比半年前成交價低15%。房仲原本還想拿「實價登錄」當擋箭牌,小林直接攤開手機裡的股市K線圖:「你看他買在最高點,現在不賣就要被銀行收走了吧?」最後硬是再砍5%,簽約時房仲都搖頭苦笑:「我做十年沒見過這種殺法!」這種機會通常藏在三大地方:房仲店頭的急售專區、地方社團的PO文,還有法院公告欄那些還沒上網的法拍屋。
偏鄉撿寶要靠阿嬤情報網
台南的王阿姨有套獨門心法——每周三去傳統市場買菜,專找賣醃漬品的阿嬤聊天。去年底就這樣打聽到一間鹽水老透天,屋主是在地三代中藥行,兒子在台北欠債急需現金。王阿姨帶著現金到中藥鋪,當場用市價六成成交,翻修後租給超商,現在月收兩萬租金笑得合不攏嘴。她常說:「要找便宜貨,得學會和不會用智慧手機的長輩打交道。」
房仲最怕你問這句話
「這房子被二胎抵押多少錢?」有次陪朋友看房,聽到買家冷不防問這句,房仲當場愣住。原來這招能試探屋主財務狀況,如果房仲支吾其詞,多半是屋主資金週轉不靈。我認識的投資客老張更狠,專挑「權狀上有兄弟共同持有」的物件,找到急著分遺產的家族成員,再用現金分批收購持分,最後整合轉手賺價差。
危機入市要看準時機
2020年疫情爆發時,高雄有位護理師在美術館區撿到寶。當時某診所老闆因周轉不靈,急售裝潢好的百坪診所。她大膽出價市價七折,還補句:「我能在三天內簽約付款。」屋主咬牙成交後,她轉手分租給三家醫美診所,現在每月收租比她本薪還高。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關鍵在平常就要和房仲打好關係,聽到「急售」、「可議」關鍵字就立刻行動。
說到底,房市永遠有便宜可撿,只是看你懂不懂門道。與其苦等房價崩盤,不如準備好現金和情報網。下次看到股市大跌的新聞,別忙著哀嚎套牢的股票,先打開房仲APP設定降價通知——說不定你夢想的家,正在某個焦頭爛額的屋主手上等著你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