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買300開798,隔一個月降738,我出600萬為什麼不跟我談?
屋主買300開798,隔一個月降738,我出600萬為什麼不跟我談?
最近有位網友分享親身經歷:看房時發現屋主109年以300多萬購入的房子,現在開價798萬,他試探性出價600萬(其實還有加價空間),房仲當場回絕「有人開680萬屋主都不賣了」。沒想到隔一個月,價格直接降到738萬,更讓人傻眼的是,過了兩個月房子依然掛在市場上賣不掉。
▎屋主寧願賣不掉也不降價原因
屋主不缺錢,當初用300多萬低價買進,現在開價798萬(直接翻倍),即使市場行情根本沒這麼高,因為屋取得成本低,沒賣掉繼續持有也不燙手,所以有賣賣看的心態,看看最後一隻老鼠是誰。
▎房仲話術背後的真相
當房仲告訴你「有人出價680萬屋主都不賣」時,其實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真有其事但買家早已放棄,要麼根本是業務員慣用的「虛擬買家」話術,目的是要讓你覺得「這房子很搶手」。但如果房子掛賣超過三個月還無法成交,通常代表開價仍遠高於市場接受度。就像這個案例,從798萬降到738萬,表面上看是讓步,實際上可能連680萬都還高於行情。
▎破解屋主心結的實戰技巧
有經驗的買家會採取「冷處理戰術」先靜觀其變兩週,再透過同一位房仲試探「屋主現在底價到底多少?」同時一定要查詢同社區近期「實際成交價」,而不是被開價牽著鼻子走。更聰明的方法是「換個房仲出價」,因為不同業務掌握的屋主心態可能不同,說不定能挖出更真實的底價。
市場上就曾有過這樣的經典案例:一位屋主開價850萬堅持半年不降,最後卻以680萬成交;也有網友遇過房仲聲稱「有人出750萬」,結果三個月後屋主主動回頭問650萬要不要。這些經驗都在告訴我們:在房市冷靜期,時間往往站在買方這邊。
現在就想問大家:你覺得這間798萬(現降738萬)的房子,最後會以多少錢成交?你遇過更誇張的「死不降價」案例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殺價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