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注意!逾4萬筆無人繼承不動產遭標售 10年內仍可領回
家族注意!逾4萬筆無人繼承不動產遭標售 10年內仍可領回
清明掃墓時節,許多家族團聚之際,財政部國產署特別提醒民眾留意祖先留下的不動產繼承問題。根據最新統計,全台竟有高達4萬347筆土地及建物因無人繼承遭列管標售,其中已有1萬547筆順利標脫,總金額突破92億元。國產署強調,即便不動產已被標售,原權利人及其繼承人仍可在10年期限內申請領回價金,呼籲民眾把握家族聚會時機,儘速處理繼承事宜。
繼承登記拖不得!15年未辦恐遭標售
依據《土地法》第73條之1規定,若祖先留下的土地或房屋超過1年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會先公告3個月並書面通知繼承人。若仍未處理,將列冊管理長達15年,期滿後便移交國產署公開標售。國產署官員透露,許多案例是因家族成員分散各地、產權複雜或繼承人不知情而延誤登記,尤其早年土地價值不高,後代子孫容易輕忽,如今隨著地價上漲,不少遭標售的土地已價值不菲。
標售不是終點!10年內可申請領回價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動產進入標售程序,原權利人仍有補救機會。國產署說明,標售所得款項會存入專戶保管,繼承人只要在10年內檢附繼承相關證明文件,即可向各地分署申請領回;但若超過10年未申請,這筆錢將正式歸屬國庫。官員舉例,去年就有民眾在標售後第9年發現祖產被處理,緊急申請後成功領回上千萬元價金。
清明團圓好時機 快查祖先不動產
國產署建議,清明連假正是家族討論財產繼承的良機,民眾可透過以下管道查詢:
至國產署「便民服務業務網」查閱標售資訊
查詢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網站(國產署委託標售平台)
向各地地政事務所調閱繼承登記清冊
標脫率僅26% 這些土地沒人要
統計顯示,目前列標的不動產標脫率約26.14%,多數流標物件位於偏遠地區或產權複雜。國產署分析,部分土地持分細碎、使用受限,甚至涉及糾紛,導致投標意願低。對於5次流標的不動產,將依法登記為國有,但原權利人仍保有10年申請價金的權利。
專家提醒:3步驟保祖產
地政士公會建議民眾採取積極作為:
第一步:掃墓時確認祖先是否留有未登記不動產
第二步:儘速辦理繼承登記,避免遭列管
第三步:若已進入標售程序,把握10年期限申領價金
隨著房價高漲,土地資產價值日益珍貴。國產署呼籲,與其讓祖先辛苦累積的資產淪為國庫,不如趁家族團聚時徹底清查,別讓權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