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飆漲,文山區里長嘆:都更難、新屋買不起,年輕人被迫「躺平」
台北房價飆漲,文山區里長嘆:都更難、新屋買不起,年輕人被迫「躺平」
台北市房價持續飆漲,2023年 12行政區 新屋單價全數突破 百萬元,民眾需 16.6年不吃不喝 才能買房。文山區里長感嘆,都更困難、新屋價格高不可攀,許多人被迫「脫北」,年輕人更放棄買房、生子夢想,成為「躺平族」。
一、台北房價現況:12行政區全數破百萬
1. 房價漲幅驚人
萬華、文山、南港:近兩年漲幅最大,2023年萬華、文山尚有 百萬元以下 預售屋,但隨著 皇翔建設、元利建設 進駐,房價已全面破百萬。
文山區:2018年預售屋單價約 50~60萬元,如今漲至 80~90萬元,6年漲幅達 3~4成。
2. 房價所得比失衡
16.6年不吃不喝: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 16.6倍,民眾購屋壓力沉重。
年輕人躺平: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放棄買房、生子,選擇「躺平」生活。
二、文山區的困境:都更難、新屋貴
1. 都更進展緩慢
老舊房屋多:文山區許多住戶面臨都更困難,整合不易。
換屋無望:即使想換新屋,也因價格高漲而無力負擔。
2. 捷運南環段效應
房價炒作:未來捷運南環段開工,恐帶動房價過度反應,進一步加劇居住壓力。
3. 外溢效應
脫北潮:許多民眾因買不起台北市房屋,被迫遷往 新北、桃園 等地。
三、專家觀點:高房價的社會影響
1. 居住正義失衡
房價所得比失真:16.6年不吃不喝的計算方式已無法反映現實,房價漲幅遠超收入成長。
社會階級固化:高房價讓年輕人難以翻身,加劇貧富差距。
2. 政策建議
加速都更:政府應簡化都更程序,提供更多容積獎勵與稅賦優惠。
增加社宅供給:擴大社會住宅建設,提供年輕人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打擊炒房:加強房市調控,抑制投機炒作行為。
四、民眾心聲:買房夢碎,未來何在?
1. 年輕人無奈
放棄買房: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放棄購屋夢想。
延後生子:經濟壓力大,許多人選擇不婚不生。
2. 里長呼籲
文山區里長陳峙穎:呼籲政府正視居住問題,避免房價過度炒作,讓居民能安心居住。
高房價下的台北,居住正義何在?
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讓許多民眾被迫「脫北」或選擇「躺平」。政府應積極推動 都更、社宅 與 房市改革,讓年輕人與一般家庭也能實現安居夢想,避免高房價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
M傳媒:高房價問題不僅影響經濟,更衝擊社會穩定。建議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打造更公平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