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條例還沒通過,但已經有房東醞釀漲租,是否會影響到中古屋市場有待觀察?(圖片來源藍浩勻)
內政部於2025年9月18日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審,仍需後續立法院審議,尚未正式施行。這一修法以「保障3年租期」、「限制續約租金漲幅」及「強化租賃雙方權益」為三大核心方向,旨在改善台灣租屋市場的公平性與穩定性。然而,這一政策是否會對房價產生影響?就讓樂屋網小編剖析修法內容,分析其對房價的潛在衝擊。
01|租賃條例修正草案的核心內容
內政部此次修法針對租屋市場長期存在的不平衡問題,提出了三大方向,試圖在房東與租客之間找到權益平衡點。以下為修法重點:
1. 保障3年租期,穩定租客居住權
修法草案規定,租客享有至少3年的租期保障,除非房東有自住需求或租客出現欠租、毀損等法定終止條件,否則房東不得拒絕續租。若房東因自住收回房屋,必須提前6個月通知,且收回後1年內不得再出租,違規者將面臨3萬至30萬元的罰鍰,並需補償租客3個月租金。
此舉旨在減少租客因短期租約而頻繁搬遷的壓力,提升居住穩定性。
2. 限制續約租金漲幅,避免不合理調漲
為防止不合理漲租導致租客負擔加重,修法明定房東在續約時雖可調漲租金,但需提前6個月通知,且漲幅不得超過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房租指數年增率」。違反規定的房東將面臨3萬至30萬元的罰鍰,且相關租約約定無效。
這一政策旨在讓租金調整更加透明合理,保護租客免受過度漲租的壓力。
3. 強化租賃雙方權益,新增「租霸下車條款」
修法同時兼顧房東與租客權益:
對租客的保障:房東不得禁止租客申請租金補貼、遷入戶籍或申報租金費用,違規者將被處罰,相關約定無效。
對房東的保護:新增「租霸下車條款」,若租客惡意欠租、妨礙安寧秩序或從事非法活動,房東可提前終止租約。此外,若租賃契約經公證且符合終止條件,租客拒不搬遷時,房東可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內政部表示,這一修法希望打造「租客安心住、房東放心租」的環境,推動租屋市場長期穩定發展。
02|租屋市場的新格局:修法帶來的直接影響
租賃條例修正草案的通過,無疑將對台灣的租屋市場帶來顯著影響。以下從租客與房東的角度分析其可能帶來的變化:
租客:居住穩定性提升,負擔有望減輕
長期租約保障:3年租期保障將讓租客免於短期搬遷的困擾,尤其對青年族群與家庭而言,有助於提升生活穩定性。
租金漲幅受限:租金調整與房租指數掛鉤,避免了不合理漲租,租客的經濟負擔預期將有所緩解。
權益受保護:禁止房東阻撓申請租金補貼或戶籍遷入,讓租客能更充分享受政策福利。
房東:出租風險降低,但收益空間受限
權益保障增強:「租霸下車條款」與公證契約的強制執行機制,降低了房東在遇到惡意租客時的損失風險,有助於提升出租意願。
收益受限:租金漲幅受限於房租指數年增率,可能壓縮房東的收益空間,尤其是對於依賴租金收入的房東而言,可能形成一定的經濟壓力。
自住收回成本提高:若因自住收回房屋,需補償租客3個月租金並遵守1年內不得再出租的規定,這可能讓部分房東重新考慮出租策略。
市場整體:透明度與穩定性有望提升
修法強調透明與公平,例如租金漲幅標準的明確化以及租賃雙方權益的平衡,預計將推動租屋市場走向更健康的發展方向。然而,對於房東與租客的反應,仍需後續觀察政策落地的實際效果。
03|修法對房價的潛在影響:多重因素交織
租賃條例修正草案的主要目標是穩定租屋市場,但其政策效應可能進一步波及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房價。以下分析修法可能對房價造成的影響:
1. 短期內房價可能受抑
租賃市場吸引力提升:修法對租客的保障措施可能增加租屋的吸引力,部分有意購房的潛在買家可能選擇長期租屋而非購房,從而減緩購房需求,短期內對房價形成下行壓力。
「租轉售」潮出現:租金漲幅受限可能導致部分房東對未來收益的預期下降,尤其是在高房價區域,部分房東可能選擇出售房產而非繼續出租,物件流入市場將增加供給量,從而抑制房價上漲。
2. 中長期房價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房東行為調整:若房東因租金收益受限而轉向出售房產,市場上的待售房源將增加,可能對房價產生壓抑效應。一些專業的房東或包租代管業者,可能因為法規的保障而更願意投入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租屋,這將使市場供給更為穩定。
租屋需求與購房需求的平衡:修法可能改變部分民眾的居住選擇,若租屋市場的穩定性顯著提升,長期租屋可能成為更多人的首選,從而減少購房需求,對房價形成長期壓抑。然而,若租屋政策無法有效落地,部分租客仍可能因不確定性轉向購房,推升房價。
3. 區域差異:高房價區影響更顯著
在台北、新北等高房價地區,房東對租金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租金漲幅受限可能促使部分房東出售房產,增加市場供應,對房價形成下壓效應。
相對地,在中南部等房價較低地區,租金收入對房東的吸引力本就不高,修法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房價變動或將維持現有趨勢。
4. 政策配套與市場反應的交互作用
內政部在修法同時,也提到將推動租屋登錄制度透明化,並透過稅賦優惠激勵房東誠實申報。若這些配套措施能有效執行,可能進一步引導租屋市場走向規範,間接影響房東的出租與售屋決策,從而對房價產生間接影響。
04|專家與民團觀點:房價影響需長期觀察
針對修法對房價的潛在影響,市場專家與民間團體提出了不同觀點:
專家分析:部分房地產專家認為,修法短期內可能因租屋吸引力提升而抑制購房需求,但房價的核心驅動力仍取決於供需結構、利率環境與經濟大勢,修法可能對部分「投資型」物件產生衝擊,但難以對房價造成根本性衝擊。
民團意見:OURs都市改革組織與崔媽媽基金會等團體支持修法,並認為租屋市場透明化是改革的關鍵。若租屋登錄制度能與修法同步推行,將更有效管理市場,間接影響房東與租客的行為。當租屋市場變得更為健全,有助於降低人們對「買房」的迫切性,從而使房價回歸理性。
05|挑戰與展望:政策落地是關鍵
儘管租賃條例修正草案展現了政府改善租屋市場的決心,但其對房價的實際影響仍面臨多重挑戰:
市場適應性:房東與租客對新政策的適應需要時間,短期內可能出現行為調整帶來的市場波動,例如房東提前調漲租金或租客觀望租賃選擇。
執行力問題:罰則與強制執行的實施細節尚未明確,若執行不力,可能削弱政策效果,難以真正影響市場行為。
配套措施不足:若租屋登錄制度與稅賦優惠等配套措施無法同步跟進,修法成效可能大打折扣,難以對房價產生顯著影響。
展望未來,若內政部能持續聽取業界與民間意見,完善政策細節與配套措施,租屋市場的穩定性將有望提升,進而間接影響房價走勢。然而,房價最終仍受到多重經濟因素的影響,單一租賃政策的效果需在長期觀察中驗證。
結論:租賃修法與房價的微妙關係
內政部通過的租賃條例修正草案無疑是台灣租屋市場的一大改革,透過保障租期、限制租金漲幅及強化雙方權益,試圖打造更公平穩定的租賃環境。對房價而言,短期內修法可能因租屋吸引力提升而抑制購房需求,對房價形成下壓效應,但整體房價仍主要受供需、利率與宏觀經濟影響;中長期則取決於房東行為、市場供需與政策執行力等因素。對於有租屋需求的民眾而言,修法提供了更穩定的居住保障,值得關注後續政策落地的執行效果。
對於廣大的買房新手來說,這項修法並非洪水猛獸,反而是一個重新檢視購屋策略的機會。它將促使房市從過去的過度投機,逐漸走向更加健康與理性的發展軌道。對於準備踏上購屋之路的您來說,這不是一個壞消息,而是一個需要更謹慎、更聰明去應對的時代。
共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