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幸福空間)
都會空間寸土寸金,因而許多建案會在一樓規劃停車場、公共花園、噴水池、游泳池等休憩設施,提高住戶生活品質,但當地震來臨時,這種設計可能隱藏高度危險性!
一樓太少牆、柱 地震時易被震垮
「開放空間」之所以開放,特色就是大部分的地方「不能有牆」,讓一樓面積保持暢通無阻。試想:一棟建築物一樓以上各樓層,有許多隔間牆、隔戶牆、梁、柱等,但是到了一樓卻把絕大部分都拿掉,原本該支撐整棟大樓的重心,竟被抽離成為最軟層,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當大地震來臨時,只有柱子、及少數牆的一樓,形成軟弱層導致應力集中現象。或者少數牆偏處於房子的一角落,勁度中心容易偏離質心,一旦扭轉嚴重,柱子就會軟掉,然後就像橡皮糖,只要先扭轉一圈就齊腰折斷一樣,支撐一樓的柱子也會先扭後斷,整棟大樓就會被震垮。
一九九五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就有很多一樓做開放空間的建築物被震塌的先例。日本都市用地同樣是寸土寸金,不少建築物的一樓被當作停車場、公共花園使用,結果都經不起地震的考驗,一樓柱子不是斷掉、壓碎、就是整個樓層全被壓扁,停車場內汽車瞬間變成三明治的夾心火腿,真是怵目驚心!
我國九二一地震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包括一些騎樓建築。所以政府在九二一地震後不斷提高耐震規範,特別規定房子結構設計時要考慮非結構牆的影響。遺憾的是,還是有很多建築物沒按照規定來做。
巧妙增加厚實牆面 開放空間也能有足夠耐震力
當地震發生時,整棟建築物受應力最大的地方在哪裡?正是一樓。「開放空間」設計最讓人詬病的,便是一樓以上是很堅固的結構體,有牆、有梁、有柱,到了一樓,牆不見了,只剩下柱子,而且一樓樓高通常又比其他樓層高,相對較軟——受應力最大的地方反而成為最軟弱的地方,房子豈有不垮的道理?!
民國七十八年以後,有「開放空間」設計的建案,不斷推出,尤其是十二層樓以上的社區式高樓,採取這種設計的最多,算起來,約二十年屋齡,民眾若住在此類型房子內,要特別留意一樓的設計。
如果建設公司及建築師,在蓋房子時,能聽從結構技師的建議改善結構系統,特別加強結構強度,即使是「開放空間」的樓面,也能有不錯的耐震處理。好比說:在不影響「開放空間」的精神下,適當地增加牆量,而且是堅固厚實的牆面。牆其實不佔空間,技巧性地在一樓加入牆面,不僅能裝飾大樓,也能美化環境。像某些紀念物、大樓指示路標、社區徽章圖案等等,都可以設計成梁柱型的牆面,加強樓層的抗震能力。對於「開放空間」式的大樓來說,一樓的「牆」,實在太重要啦!
延伸閱讀:老屋適合翻修嗎?如何耐震補強?常見結構安全問題及政府補助一次看
延伸閱讀:【懶人包】地震險費用多少?有哪些類型?理賠條件是什麼?
【本內容節錄自編輯精選好書《你的房子結構安全嗎?︰地震不用怕!專業技師教你安心購屋100問(增訂新版)》】
書名:你的房子結構安全嗎?︰地震不用怕!專業技師教你安心購屋100問(增訂新版)
出版社:健行文化
作者:曾慶正、張惠如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需求單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計算機
共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