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仲介就像選隊友!「老鳥 vs. 年輕仲介」怎麼選?關鍵看這3點!
選仲介就像選隊友!「老鳥 vs. 年輕仲介」怎麼選?關鍵看這3點!
你準備賣房或買房,面對兩位仲介:
A仲介:15年資深老鳥,說話犀利,但感覺只想快點成交。
B仲介:5年經驗年輕人,態度熱情,但擔心他專業度不夠。
該選誰? 其實「年資」不是唯一標準,關鍵在於「他能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3個判斷標準,選出最適合你的仲介
1. 「他懂不懂你的需求?」
好的仲介會先問你:
為什麼想賣房?(換屋、資金周轉?)
希望多久內成交?
最在意價格、速度還是其他條件?
雷仲介只會說:
「這價格一定賣得掉啦!」(但沒分析市場)
「快點簽約,不然會被買走!」(製造焦慮)
無論老鳥或菜鳥,願意「傾聽」比年資更重要!
2. 「他有沒有在地實戰經驗?」
老鳥的優勢:
熟悉區域行情,能精準估價。
人脈廣,可能更快找到買家。
但有些老鳥會「挑案子」,只做高總價物件。
年輕人的優勢:
願意花時間經營(例如拍影片、社群曝光)。
服務態度通常較好,隨傳隨到。
但可能缺乏議價技巧,容易被買家壓價。
問他:「最近半年成交的案子在哪裡?」
如果他的成交紀錄都在你的社區周邊,就算年資短也可靠!
3. 「你和他溝通順不順?」
仲介是「協調者」,如果買賣雙方卡關,他能不能:
理性分析問題,而不是硬逼你讓價?
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例如:買家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小心這兩種人:
只說好聽話的仲介(例如:「放心,交給我!」但沒實際行動)。
一直批評同業的仲介(可能缺乏合作誠信)。
終極心法:用「試用期」觀察仲介
先簽「一般約」1個月,看他是否認真帶看、回報。
問他「如果賣不掉,下一步怎麼做?」
有經驗的仲介會調整策略(例如重拍照片、調整價格)。
沒能力的仲介只會叫你降價。
信任直覺:如果你覺得他「太油」或「太菜」,就換人!
結論:年資不是重點,適不適合才是關鍵!
選老鳥:適合「想快速成交」或「複雜案件」(如繼承、瑕疵屋)。
選年輕人:適合「重視服務」或「需要創意行銷」的物件。
最後提醒:
要求仲介提供「近期成交紀錄」。
別簽長約,先試水溫1~2個月。
如果發現他不夠積極,立刻換人!
(你遇過超棒或超雷的仲介嗎?留言分享經驗,幫大家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