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裝修
Line
買房必看!掌握銀行鑑價,用對方法買房省百萬
日盈社宅
所需點數: 0 P圖前請先登入

買房必看!掌握銀行鑑價,用對方法買房省百萬

2025/09/11 |  18 | 加入最愛
有人用銀行鑑價殺價成功買到房子嗎?還真的有!(圖片來源 藍浩勻)

有人用銀行鑑價殺價成功買到房子嗎?還真的有!(圖片來源 藍浩勻)

買房的過程中,銀行鑑價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不僅影響房貸成數,還能成為議價時的重要依據。許多人因為不了解銀行鑑價的運作方式,錯失了殺價的機會,甚至因此多付了頭期款或陷入財務困境。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銀行鑑價的關鍵概念,並教你如何利用它在買房時有效議價,爭取最划算的價格!

01|什麼是銀行鑑價?為什麼重要?

當你決定購買一處房產時,銀行鑑價成為決定能否獲得貸款及貸款成數的重要依據。銀行鑑價是指銀行對你想購買的房屋進行價值評估,以確定能貸款的金額及成數,與一般人認知的成交價不同。

銀行鑑價是以房屋的市場價值為基準,綜合考量地段、周邊行情、屋況、屋齡及社區條件等因素來估算;這是他們認為放款給買房者的基礎。這一鑑價並不等同於市場售價,且經常低於實際交易價格。因此,理解並善用銀行鑑價至關重要。

銀行鑑價 ≠ 成交價

許多首購族常誤以為銀行貸款成數是按照成交價計算,但事實上,銀行鑑價是銀行基於風險控管的估值,通常較保守,並非成交價,更不是單純的殘餘價值。例如:

  • 你以1,200 萬元購入一間房屋,銀行卻鑑價只有 1,000 萬元。

  • 若銀行能貸款 8 成,則貸款金額為 1,000 萬 × 80% = 800萬元。

  • 這意味著你需要支付的頭期款不是預想的 240 萬元(1,200萬 × 20%),而是400萬元(1,200萬 - 800萬)。

因此,如果銀行鑑價低於成交價,你可能需要準備更多現金補足頭期款。若自備款不足,甚至可能導致交易破局。這也是為什麼買房時建議加上一條「貸款不足成交價8成,此合約無效」作為契約自保手段。

為什麼銀行鑑價是議價利器?

銀行鑑價通常比市場成交價保守,了解這一點能讓你在議價時更有底氣。當你掌握銀行的鑑價結果時,可以用這個數字作為參考,向賣方或房仲說明房屋的「合理價值」,進而壓低價格。此外,提早了解銀行鑑價結果,還能避免在交屋前發現貸款不足的窘境,降低交易風險。

02|銀行鑑價如何運作?影響因素有哪些?

銀行鑑價並非隨意估算,而是依據一定的標準與數據進行評估。以下是影響銀行鑑價的主要因素:

1.地段與周邊行情

地段是銀行鑑價的核心考量之一,通常熱門地段(如捷運站附近500公尺內)鑑價較高,而偏遠或發展潛力低的區域或有嫌惡設施則較低。此外,銀行會參考周邊實價登錄數據,評估房屋在市場上的合理價值。

2.屋況與屋齡

房屋的屋齡、結構狀況及是否需要大幅整修都會影響鑑價結果。一般來說,屋齡越老,鑑價越低,除非房屋位於精華地段或經過良好維護。

3.社區條件與管理

社區的管理品質、公設比(公共設施占比)及是否為知名建商的建案,也會影響銀行的評估。例如,公設比過高(超過35%)或社區多違建可能導致實坪過少,從而拉低鑑價金額。

4.市場趨勢與政策影響

當前房市是否過熱、短期漲幅過高,或受到金管會政策限制(如貸款成數上限),都可能導致銀行鑑價偏向保守。

5.物件特性

房屋的坪數、格局、樓層及是否有特殊價值(如河景、夜景)也會影響鑑價。例如,12坪以下的小坪數物件在某些銀行可能較難貸到高成數(如 8 成以上)。

了解這些因素後,你可以在看房時初步判斷銀行可能給出的鑑價範圍,並以此作為議價的基準。

03|如何利用銀行鑑價殺價?實戰技巧大公開

銀行鑑價不僅是貸款的依據,更是買房議價的強大工具。以下是幾個利用銀行鑑價殺價的實用技巧:

技巧1:買房前先請銀行粗估鑑價

在下斡旋或簽約前,先與銀行聯繫或透過房仲請銀行對目標房屋進行初步鑑價(粗估)。雖然粗估金額不等於最終貸款金額,但能讓你了解銀行對該物件價值的看法。如果你發現銀行鑑價遠低於屋主開價,便可將此作為議價籌碼,要求賣方降低價格。

技巧2:結合實價登錄與銀行鑑價,理性出價

除了銀行鑑價,參考內政部實價登錄系統或樂屋網實價登錄提供的周邊成交行情,能讓你的出價更有說服力。當銀行鑑價與實價登錄數據均低於屋主開價時,你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較低出價,並表達自己有其他備選物件,增加賣方的讓價壓力。

技巧3:善用房仲資源,詢問多方鑑價

不同銀行的鑑價標準可能有所差異,一般觀察上,公股銀行傾向保守,部分民營銀行可能彈性較大,但仍須依當下評估結果為準。你可以請房仲或自己聯繫多家銀行,收集多個粗估鑑價結果,取平均值作為議價基準。這樣不僅能提高議價成功率,還能找到最適合的貸款銀行。

技巧4:避免被房仲話術誤導

有些不老實的房仲為了促成交易,可能會隱瞞銀行鑑價不足的事實,或以「銀行能貸7成」來掩蓋鑑價過低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務必直接問清楚:「是貸款成數受限,還是鑑價金額不足?」釐清問題後,再根據銀行鑑價結果與賣方協商。

04|銀行鑑價常見陷阱,買房前必知!

在利用銀行鑑價議價時,也要小心以下常見陷阱,避免因誤解而影響交易:

1.鑑價與成交價差距過大

若房價短期上漲過快,銀行鑑價可能估不到成交價,導致貸款金額不足。此時,你需要準備更多自備款,或與賣方協商調整價格。

2.忽略公設比對鑑價的影響

公設比(公共設施占比)過高會導致實際使用坪數減少,從而影響銀行鑑價。一般來說,電梯大樓公設比約在25%-35%為合理,若超過35%,銀行可能下調鑑價金額。

3.低估銀行政策的變化

銀行貸款條件與金管會政策密切相關,過去的貸款成數(如85成)可能因政策調整而改變。買房前,務必確認當前的貸款條件,避免因資訊過時而誤判。

4.過度依賴單一銀行鑑價

不同銀行對同一物件的鑑價結果可能差異顯著,建議多詢問幾家銀行,並選擇鑑價較高者作為貸款對象,以提升貸款成數。通常銀行估價後一年內不再重估,除非一年後同社區成交價明顯成長才有重估增貸的可能。


總結:銀行鑑價是買房殺價的關鍵武器

銀行鑑價不僅影響你的貸款額度,更是買房議價時的重要依據。透過提早了解銀行鑑價結果,結合周邊行情與實價登錄數據,你可以在談判中佔據主動,避免買貴或陷入財務困境。不過要注意,銀行鑑價只是參考值,房屋的實際成交價仍視你與屋主斡旋的最終結果;另外,若有房仲掛保證「銀行可貸XX成」,除非房仲提供書面鑑價證明,否則一概都不列入參考。

買房是一筆重大投資,搭配理性議價策略,就能讓你省下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成本。希望這篇文章能助你順利買到理想房屋,實現置業夢想!


文章來源:買房必看!掌握銀行鑑價,用對方法買房省百萬

標籤 :

共 0 則留言

更多樂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