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解讀當代建築大師傑作】隈研吾找到不燃杉木 成功打造日本廣重美術館
所需點數: 0 P圖前請先登入

【解讀當代建築大師傑作】隈研吾找到不燃杉木 成功打造日本廣重美術館

2023/12/01 | 幸福空間 |  336 | 加入最愛

▲建築設計靈感來自畫家歌川廣重知名的浮世繪〈大橋驟雨〉,和《東海道五十三次》中的〈庄野〉,當中「傾注的雨絲」。(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初看,無特別之處。你看到河水。以及河的一岸。還有一條奮力逆航而上的小船。還有河上的橋,以及橋上的人們。這些人似乎正逐漸加快腳步,因為雨水始從一朵烏雲,傾注而下。

—辛波絲卡〈橋上的人們〉

這段是描寫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1797∼1858)的版畫作品《江戶名勝百景》中的一幅〈大橋驟雨〉,此畫因梵谷的仿作而著名。歌川廣重出生於江戶,他的美術館怎麼會在櫪木縣馬頭町?起因是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神戶青木家的倉庫全毀,在瓦礫中發現了明治時代實業家青木藤作收藏的廣重畫作。青木家家主將這一筆收藏贈給了工作上有往來的馬頭町,町長允諾建一座美術館存放這批貴重收藏品。

廣重的畫,說是風景畫,但每幅畫裡總有人在做些什麼;招攬客人,正要下馬,扛重物,挑貨物,抬轎,抽菸,過橋,洗手,擰乾濕衣服,追著被風吹走的草笠,渡河;這些人有在雪中,在狂風中,在暴雨中。這樣一位擅於描繪季節及人們生活的畫家,他的美術館會是如何?當初得知要設計廣重美術館,隈研吾腦中浮現的是那幅知名的〈大橋驟雨〉,和《東海道五十三次》中的〈庄野〉。這兩幅畫裡都有「傾注而下的雨」,用筆直線條描繪,所形成的面和橋面、河面、樹林、濃霧、烏雲,層層相疊。能否將這「雨」帶進設計裡?隈研吾心中盤算著。

這附近習稱八溝山地,生產良質的八溝杉。隈研吾第一次堪察建地就被角落的一座木造倉庫給吸引,雖然近乎腐朽,但外部風化的杉板與後山杉林的氣味十分相投。有感於山林中的質感與光影變化,以及無數交錯著的枝條形成多層次空間,和「廣重的雨」不謀而合,決定以八溝杉木為主要建材,並且將它細化、弱化,化作雨絲。

▲有感於山林中的質感與光影,以及無數交錯的枝條形成多層次空間,和「廣重的雨」不謀而合,隈研吾決定以當地生產的八溝杉為主要建材,將它細化、弱化,化作雨絲。(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如何讓木頭不燃是個頭痛問題。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建築法規對建物的不燃化嚴格把關,木頭都市紛紛變身為混凝土都市。在隈研吾看來,混凝土文明是庸俗粗野的,木頭文明是纖細又人性的。儘管使用杉木建造如雨般的建築,勢必將和法規進行大作戰,但為了讓自然素材在建築中復活,他還是豁出去了。

經人建議,隈研吾找到一位研究木材不燃化技術的公務員,沒多久就研究出使杉木不燃的方法,由於過去沒有實際使用案例,必須進行實物試驗。他們為木頭的不燃而奔波,和時間競逐。最後終於拿著一塊處理過的杉木,帶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建築中心做試驗。萬一杉木燃燒起來就得改設計,所剩時間有限,會給相關人員帶來極大的麻煩。建築中心準備了大量的舊報紙,隈研吾越看越不安,因為經過藥劑處理的杉木外表絲毫沒有改變,真的不會燒起來嗎?他幾乎就要放棄,一邊祈禱,一邊等著點火,結果,不用更改設計。

馬頭町廣重美術館於2000年建成。2013年3月間前去,天氣晴朗,陽光從「驟雨」縫中灑落,依稀聽見雨水的濺灑聲。屋面的木格柵經風吹雨淋日曬,色澤早已退去,幾根木頭斷裂、變形。少了光鮮外衣,不掩自然材質脆弱的一面,反倒誘發出質樸及柔和的氣味。

▲▼日本建築法規對建物的不燃化嚴格把關,如何讓木頭不燃成了建造廣重美術館的頭痛問題。直到以藥劑成功處理杉木,才得以完成這間纖細又人性的木造建築。(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延伸閱讀:宛若通往天空的階梯!隈研吾於日本鳥取砂丘打造的Takahama Cafe高濱咖啡廳

延伸閱讀:平田晃久在台最新俬建築│「義泰田境」 纏繞生命的自然建築 濃縮台北街頭四季況味

 

【本內容節錄自編輯精選好書《解讀當代建築大師:5種性格,看懂當代建築的境界》】

書名:解讀當代建築大師:5種性格,看懂當代建築的境界

出版社:原點出版

作者:簡照玲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需求單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計算機
標籤 :

共 0 則留言

更多幸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