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打開
建案快完銷?實價登錄戳破真相!預售屋話術與成交落差揭密 | M傳媒
日盈社宅

建案快完銷?實價登錄戳破真相!預售屋話術與成交落差揭密 | M傳媒

2025/11/01 |  23 | 加入最愛

建案快完銷?實價登錄戳破真相!預售屋話術與成交落差揭密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先生,這個案子賣得很好,剩下沒幾戶了!」走進預售屋銷售中心,這樣的話術幾乎成了標配。但當民眾回家查詢實價登錄,往往才發現號稱快完銷的建案,實際成交數量僅十幾戶,最多也不過三、四十戶。銷售現場與官方資料之間的落差,讓不少購屋族直呼「被騙感十足」,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市場真相?

根據內政部規定,實價登錄系統每月1日、11日、21日更新,但從成交到資訊揭露,通常需1.5個月左右。換句話說,消費者查到的數據,反映的是一個半月前的市場狀況。尤其是預售屋市場,雖然實價登錄2.0規定簽約後30日內必須申報,但從簽約到公開,仍有明顯時間落差,這正是現場銷售話術與網路資料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房市專家指出,「快賣完了」是銷售經典話術
用意在製造稀缺感,刺激猶豫買家的下訂意願。但現實卻完全不同。根據《591新建案》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平均銷售天數從去年同期的377天延長至540天,換言之,建商平均需要一年半以上才能完銷。南部市場更嚴峻,台南與高雄預售案平均去化時間分別拉長到762天與755天,與銷售現場「快完銷」的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實價登錄2.0雖然在提升市場透明度上有進步,包括完整揭露門牌資訊、規定預售屋簽約後須在30日內申報,但系統仍存在限制。除了前述時間落差,系統還會篩除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交易案例,因此部分特殊成交不會顯示。這也是為何購屋族有時會查不到某些實際成交的原因。

面對銷售話術與實價登錄之間的資訊落差,專家建議購屋族可以採取幾個策略
首先,不要只看單一建案資料,應該同時比對周邊類似建案成交行情;其次,查詢半年至一年的價格走勢,而非單筆交易,觀察趨勢更準確;最後,計算房價單價時應剔除車位價格,避免數據被拉高。當然,實價登錄只是參考工具之一,親自參觀建案、了解周邊生活機能與建商信譽,同樣不可忽略。

隨著預售屋市場逐漸由投資導向轉向剛性需求主導,資訊透明化愈顯重要
實價登錄雖存在時間落差,但仍是最客觀的市場參考。購屋族若能善用數據、冷靜比較,才能在話術滿場的銷售現場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房子。畢竟,買房是人生重大決策,與其被銷售手法牽著走,不如用真實資料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選擇,避免日後後悔。

M觀點: 市場資訊的不對等,正是購屋陷阱的溫床
實價登錄不只是查價工具,更是自我防護的第一道防線。掌握數據,保持理性,才能在預售屋話術迷霧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心居所。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