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打開
你不會抱怨黑卡太貴,卻天天罵房價太高——因為你其實還沒死心 | M傳媒
日盈社宅

你不會抱怨黑卡太貴,卻天天罵房價太高——因為你其實還沒死心 | M傳媒

2025/11/01 |  13 | 加入最愛

你不會抱怨黑卡太貴,卻天天罵房價太高——因為你其實還沒死心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別國的鄉下房子,隨便一個勞工都買得起;在台灣,你去找一間低於五百萬的給我看」這段話在網路上引發論戰,中壢房仲「睡貓」卻一語道破:「真正放棄的人,不會抱怨」。

 

「別國的鄉下房子,隨便一個勞工都買得起;在台灣,你去找一間低於五百萬的給我看」。這段在網路上瘋傳的貼文,引來無數網友狂噴。中壢房仲「睡貓」看到這現象卻笑了出來,他在社群平台上寫下觀察:「真正放棄的人,不會抱怨。你不會抱怨黑卡年費太高,因為那不屬於你的世界。但你會抱怨房價,因為你潛意識知道,那是你想要的,只是還輪不到你」。

 

這段犀利分析引發廣泛共鳴,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被說中了」、「原來我還在抱怨是因為還沒死心」。睡貓進一步解釋,人類的抱怨有種奇特的誠實,嘴巴在罵「太貴」,心裡在想「我也想要」。越是大聲罵房價的人,越是心裡還對「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懷有渴望,否則不會這麼痛。

 

房價與奢華車的差異心理

舉個例子:沒人會發文說「勞斯萊斯為什麼要幾千萬」,因為那超出多數人想像的範圍。但房子不同,它太貼近生存了,它讓人誤以為,只要再努力一點、運氣好一點,就能輪到自己。

 

「有人說五百萬太貴,那我問你,如果今天把數字改成五千萬呢?罵的人就少了。」

那時候,人們會自動退到看戲的位置,心想:「那是有錢人的世界,關我什麼事。」可見,問題根本不在房價,而在「離你多遠」。五百萬的門票,大家搶著進場;五千萬的門票,大家自動認命。

 

市場規則與心理遊戲

那些整天喊「房價要合理」、「社會要公平正義」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在談公平,而是希望市場配合自己。「你希望房價跌一點,好讓你買得起;希望利率低一點,好讓你貸得動;希望政府出手,好讓你撿到便宜。嘴巴喊正義,心裡想買房。」

 

這種矛盾心理在行為經濟學中被稱為「認知失調」,當人們遇到與自己觀點相左的證據時,會產生不安之感,從而選擇性地接受資訊。同時,「損失厭惡」 的心理也讓人們對同樣數額的損失比收益更敏感,這解釋了為何潛在購屋者對房價上漲如此痛苦。

 

資本主義的現實排序

「事實上,從來沒有『合理』這回事」,睡貓直言,市場不講感情,它只講排序。誰先懂、誰敢動、誰資金雄厚,就排在前面。輸了的抱怨公平,贏了的說市場有效率。這不是道德的問題,這是資本主義的底層邏輯。

 

這種現象在行為金融學中被歸類為「框架效應」人們面對的問題本質相同而形式不同會導致做出不同決策。當房價被框架在「可負擔」範圍內時,人們會積極參與;一旦被框架在「遙不可及」的範圍,人們就會選擇退出。

 

從抱怨到面對現實

睡貓建議,別再用「房價太高」當生活失衡的理由。「這個社會從不保證任何人能買房。它只保證,有人會先買,有人會錯過。」真正該問的不是「房價該不該跌」,而是「當它不跌時,你要怎麼活」。

 

他認為,人們抱怨是因為還有慾望;痛苦是因為還沒死心,這沒什麼可恥的。「但別再假裝你在討論正義,其實你只是在等市場照顧你。」市場沒有良心,只有成交。而所謂的公平,永遠只屬於早動的人。

 

M觀點 這番犀利言論在網路上引發正反兩極評價。

有人讚賞他的直白說出市場真相,也有人批評他過於冷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點出許多潛在購屋者的矛盾心理。當「抱怨」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渴望」,或許我們該重新思考自己與房價的真正關係。

標籤 :